虚窗晴影竹筛金,清坐閒翁对榻吟。
天外霞随孤鹜远,地中雷动一阳临。
披云高步仙坛迥,竟日冥搜古洞深。
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
虚窗晴影竹筛金,清坐閒翁对榻吟。
天外霞随孤鹜远,地中雷动一阳临。
披云高步仙坛迥,竟日冥搜古洞深。
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冬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竹叶上,形成斑驳光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清坐閒翁对榻吟”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场景中,两位老者相对而坐,低声吟诵,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雅趣。
“天外霞随孤鹜远,地中雷动一阳临”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句描绘了远处天边的晚霞随着孤雁远去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下句则以“地中雷动”比喻阳气初生的动态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赋予画面以生命力。
“披云高步仙坛迥,竟日冥搜古洞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仿佛化身为一位仙人,踏云而行,远离尘嚣,深入古洞探寻,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胜事与公方自得,却嗔俗驾蓦来寻”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知己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世俗之人的些许无奈与反感,强调了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一碧动鲈鱼佳兴,浩荡鸥波放烟艇。
过溪桥,十里香稻垂花,秋未晚,远渚芙蕖万柄。
野翁能爱我,酌酒烹鸡,何处渔歌更堪听。
醉起试推篷,骤雨初收。斜阳外、山光云影。
愿百岁、逍遥瀼西东,任华发星星,换来青镜。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
沈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缯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川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夜半卷土昌泸渝。
黄茅缚髻口衔璧,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