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贤示和陶止酒诗因次其韵》
《国贤示和陶止酒诗因次其韵》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吾饮苦不多,不待戒而止。

止不在多言,戒在方寸里。

五斗可解酲,古人绐妻子。

不饮固鲜欢,剧饮亦何喜。

从容五七行,客散主亦起。

饮与不饮间,乃自有至理。

独醒似绝人,沈湎必伤已。

有德以将之,庶几其免矣。

糟丘本无山,酒池焉有涘。

不醉不醒人,寥寥百千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和作,主题围绕“止酒”,探讨了饮酒与节制之间的哲学思考。

首句“吾饮苦不多,不待戒而止”开篇即表明作者饮酒量并不大,且并非出于戒酒的目的,而是自然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接着“止不在多言,戒在方寸里”强调了节制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自我约束,而非外界的强制或他人的劝诫。

“五斗可解酲,古人绐妻子”引用典故,说明适量饮酒可以解困,但古人往往以此欺骗妻儿,暗含饮酒有害的警示。接下来“不饮固鲜欢,剧饮亦何喜”对比了不饮酒与过度饮酒的体验,指出两者均非真正的快乐源泉。

“从容五七行,客散主亦起”描绘了饮酒时的适度状态,既享受了与客人的交流,又能在客人离开后及时结束,保持清醒。这一段通过对比饮酒与不饮酒、适度饮酒的不同状态,强调了节制的重要性。

“饮与不饮间,乃自有至理”总结了饮酒与否的深意,认为其中蕴含着人生的智慧。接下来“独醒似绝人,沈湎必伤已”通过对比“独醒”与“沉湎”的不同结果,进一步阐述了节制与过度的后果。

“有德以将之,庶几其免矣”提出通过道德修养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以避免过度饮酒带来的伤害。最后“糟丘本无山,酒池焉有涘”以夸张的手法,比喻饮酒的危害如同无边的糟丘和酒池,形象地表达了饮酒过量的严重后果。

“不醉不醒人,寥寥百千祀”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那些既不醉也不醒的人的稀少,暗示了饮酒问题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深入思考,不仅探讨了个人的节制与道德修养,也触及了社会文化中的饮酒习俗与人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天台图

东南佳胜是天台,刘阮当年亦偶来。

仙药有无君莫问,山中桃似世间开。

(0)

谒于肃悯祠

祠前春雾隐绯袍,隔岭松声应海涛。

伯纪空勤恢复计,子仪还重廓清劳。

我将薄奠成三献,谁作长歌寄一号。

西望岳坟才数里,白云湖上两峰高。

(0)

松下作二首·其一

泉流古松下,松影流不去。

时方望云霓,谁留卧龙住。

(0)

庐山谣用李韵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

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

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

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

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

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

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

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

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

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

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

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

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

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

(0)

湘夫人用唐人韵

洒泪向楚岫,白云生远愁。

重华不复返,江水日夜流。

美人美如玉,春草满汀洲。

(0)

龙兴寺·其二

琅玡山势近龙蟠,更有龙兴号古禅。

铁铸弥陀青著眼,梦移关像小容龛。

佛容争说李唐古,刹寺犹将显德刊。

罗汉画神并画骨,泥金深处皱容宽。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