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一气冲关节。熏蒸遍流百脉。
聚归乾鼎,象成龙虎,性情感结。
精变高超越,功七返、九还无阙。
炼成大药,通神显用,觉香味,遍身泄。
焕吐丹光皎洁。晃灵台、一点如雪。
常清常净,无馀无欠,圆明莹彻。
显出真心月,射宇宙、了无尘屑。
耸太虚法相,无生神妙,镇千万劫。
绵绵一气冲关节。熏蒸遍流百脉。
聚归乾鼎,象成龙虎,性情感结。
精变高超越,功七返、九还无阙。
炼成大药,通神显用,觉香味,遍身泄。
焕吐丹光皎洁。晃灵台、一点如雪。
常清常净,无馀无欠,圆明莹彻。
显出真心月,射宇宙、了无尘屑。
耸太虚法相,无生神妙,镇千万劫。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水龙吟·赠李元法》是一首赞美修炼功夫与内心境界的词作。词中以“绵绵一气冲关节”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体内能量的流动,仿佛一条连续不断的气流贯穿全身经络。接下来,“熏蒸遍流百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气的滋养作用,如同阳光普照,温暖全身。
“聚归乾鼎,象成龙虎,性情感结”运用象征手法,将修炼者比作乾卦中的鼎,象征着凝聚和升华,以及龙虎般的威猛力量,表达了修炼者内心的坚定和情感的凝聚。修炼过程中的精气神提升被描述为“精变高超越”,通过反复修炼达到无缺的境地。
“炼成大药,通神显用”意味着修炼者已炼就了内在的宝贵精华,可以通达神明,发挥出超凡的力量。词中“觉香味,遍身泄”则描绘了修炼者感受到的内在香气和外在的释放,体现出身心合一的境界。
进入词的后半部分,作者以“焕吐丹光皎洁”形容修炼者的内在光辉,如同皓月当空,纯净无暇。“常清常净,无馀无欠,圆明莹彻”表达了修炼者内心的清明、纯净和圆满,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光明状态。
最后,“显出真心月,射宇宙、了无尘屑”象征着修炼者的心如明月,照亮宇宙,不染尘埃。词句“耸太虚法相,无生神妙,镇千万劫”则展现了修炼者超越生死,镇定万世的能力,寓意着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修炼者在追求道法上的精进和心灵的净化,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
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
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
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
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
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
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
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
结搆方殊绝,高低更合宜。
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
佛寺幽难敌,仙家景可追。
良工惭巧尽,上客恨逢迟。
两面寒波涨,当前软柳垂。
清虚宜月入,凉冷胜风吹。
宴赏军容静,登临妓乐随。
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泛鹢春流阔,飞觞白日欹。
闲花长在户,嫩藓乍缘墀。
永望情无极,频来困不辞。
云峰晴转翠,烟树晓逾滋。
向野惟贪静,临空遽觉危。
行人如不到,游乐更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