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驭舒徐日正迟,园林已觉杏花稀。
半晴半雨春无准,燕怯轻寒不耐飞。
羲驭舒徐日正迟,园林已觉杏花稀。
半晴半雨春无准,燕怯轻寒不耐飞。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一个寻常午后,诗人俞桂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日时光的微妙变化。"羲驭舒徐日正迟",这里的"羲驭"指的是太阳的运行,"舒徐"则形容阳光缓缓洒落,时间似乎在春日的慵懒中变得缓慢。"日正迟"三字,传达出春日午后特有的宁静与慵懒。
"园林已觉杏花稀",诗人漫步在园林中,发现杏花已经不多见,暗示着春意正在消逝,花朵开始凋零,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半晴半雨春无准",描述了春天天气的多变,时而晴朗,时而细雨,这种不确定的气候使得春天更加难以捉摸,也增添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燕怯轻寒不耐飞",通过燕子因春寒而不敢频繁飞翔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寒冷和春光的脆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朝文人对春日时光的深深留恋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
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
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
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