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意三章·其三》
《述意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目阻天阊高,河山蔽荒棘。

岂真巫咸愚,竟铩大鹏翼。

万妙罗寸畦,一瞬了声色。

谷神不守中,筋骸遭蠹贼。

今我废无为,犹能事庖湢。

苦效蚕恋桑,蠕蠕日三食。

竟有乱绪丝,纷来缭胸臆。

雀肉能几何,饿鹰惨相逼。

窄厈缠紧云,乌由避残刻?

坤灵扬清风,庶乎燄垆熄。

(0)
鉴赏

这首诗《述意三章(其三)》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目阻天阊高,河山蔽荒棘”,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景象,以“天阊”象征宇宙之高远,“河山”代表大地的广阔,而“荒棘”则暗示着生命的艰难与困顿。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世间的渺小与自然力量的宏大。

接着,“岂真巫咸愚,竟铩大鹏翼”,借用了庄子笔下的大鹏鸟,比喻人的理想与追求被现实的束缚所限制,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批判。

“万妙罗寸畦,一瞬了声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世间万物虽奇妙无穷,但转瞬即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短暂。

“谷神不守中,筋骸遭蠹贼”,这里以“谷神”象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指出在世俗的诱惑下,人们往往迷失自我,身体与心灵都遭受了损害。

“今我废无为,犹能事庖湢”,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认为即使在忙碌与世俗中,仍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苦效蚕恋桑,蠕蠕日三食”,以蚕的习性比喻人类的贪欲,每天不停地进食,却不知满足,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

“竟有乱绪丝,纷来缭胸臆”,表达了内心的纷扰与纠结,如同乱麻般的思绪缠绕在心头,难以解脱。

“雀肉能几何,饿鹰惨相逼”,通过雀与鹰的对比,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体在强大势力面前的无力感。

“窄厈缠紧云,乌由避残刻?”这两句以云与乌鸦的形象,表达了对命运与时间的无奈与恐惧,暗示了生命终将面对的终结。

最后,“坤灵扬清风,庶乎燄垆熄”,诗人寄希望于自然界的清风能够吹散心中的阴霾,带来安宁与解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罩纱

行值风尘更可嗟,群儿当路弄泥沙。

先生自有垂帘计,那得閒钱买罩纱。

(0)

福建巡按攒入秋闱试士

行行奉命攒催程,渔父无知问姓名。

数日未应亲舍远,百年惟爱太阶平。

天风大辟千人扇,海岳长悬万里灯。

舟子不知行客计,闽城桃李向谁青。

(0)

赠少年甄姓

五百年来住此村,梅花妆点雪芳芬。

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

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

(0)

京都闻砧

砧杵声声过短篱,一声高处一声低。

画蛇几许惭添足,梦蝶多时苦弄衣。

黄菊有花非我里,青山无恙待人归。

行行争奈千千舍,欲学天门八翼飞。

(0)

十月望后过东林望庐山和韵

庐山相见已销愁,入眼青葱总旧游。

草色尚留三峡雨,雁声犹送九江秋。

连天霞树层层出,落涧寒泉滚滚流。

遥问锦厓何处见,题痕应在白云头。

(0)

书堂讲罢示诸生讲义

紫阳坛上静焚香,石洞风来夏阁凉。

出谷世情暄自暖,横经吾分说偏长。

数年孔易竟何学,终日回言祇此堂。

为语舜徒休孟浪,明明仁义是周行。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