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阻天阊高,河山蔽荒棘。
岂真巫咸愚,竟铩大鹏翼。
万妙罗寸畦,一瞬了声色。
谷神不守中,筋骸遭蠹贼。
今我废无为,犹能事庖湢。
苦效蚕恋桑,蠕蠕日三食。
竟有乱绪丝,纷来缭胸臆。
雀肉能几何,饿鹰惨相逼。
窄厈缠紧云,乌由避残刻?
坤灵扬清风,庶乎燄垆熄。
目阻天阊高,河山蔽荒棘。
岂真巫咸愚,竟铩大鹏翼。
万妙罗寸畦,一瞬了声色。
谷神不守中,筋骸遭蠹贼。
今我废无为,犹能事庖湢。
苦效蚕恋桑,蠕蠕日三食。
竟有乱绪丝,纷来缭胸臆。
雀肉能几何,饿鹰惨相逼。
窄厈缠紧云,乌由避残刻?
坤灵扬清风,庶乎燄垆熄。
这首诗《述意三章(其三)》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目阻天阊高,河山蔽荒棘”,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景象,以“天阊”象征宇宙之高远,“河山”代表大地的广阔,而“荒棘”则暗示着生命的艰难与困顿。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世间的渺小与自然力量的宏大。
接着,“岂真巫咸愚,竟铩大鹏翼”,借用了庄子笔下的大鹏鸟,比喻人的理想与追求被现实的束缚所限制,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批判。
“万妙罗寸畦,一瞬了声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世间万物虽奇妙无穷,但转瞬即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短暂。
“谷神不守中,筋骸遭蠹贼”,这里以“谷神”象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指出在世俗的诱惑下,人们往往迷失自我,身体与心灵都遭受了损害。
“今我废无为,犹能事庖湢”,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认为即使在忙碌与世俗中,仍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苦效蚕恋桑,蠕蠕日三食”,以蚕的习性比喻人类的贪欲,每天不停地进食,却不知满足,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
“竟有乱绪丝,纷来缭胸臆”,表达了内心的纷扰与纠结,如同乱麻般的思绪缠绕在心头,难以解脱。
“雀肉能几何,饿鹰惨相逼”,通过雀与鹰的对比,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体在强大势力面前的无力感。
“窄厈缠紧云,乌由避残刻?”这两句以云与乌鸦的形象,表达了对命运与时间的无奈与恐惧,暗示了生命终将面对的终结。
最后,“坤灵扬清风,庶乎燄垆熄”,诗人寄希望于自然界的清风能够吹散心中的阴霾,带来安宁与解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