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少年甄姓》
《赠少年甄姓》全文
明 / 欧阳建   形式: 七言律诗

五百年来住此村,梅花妆点雪芳芬。

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

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乡村的甄姓少年,其生活与品德深受古代圣贤的影响。诗中以“五百年来住此村”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甄姓少年所处环境的悠久与宁静。接着,“梅花妆点雪芳芬”一句,运用自然界的梅花作为喻体,象征着甄姓少年品格的高洁与美好,如同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了甄姓少年对传统智慧的继承与发扬。这里的“太极分经”指的是古代哲学思想,而“孺子论”则体现了少年对于知识的探索与思考,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深入理解。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引用了儒家经典中的两个典故,进一步赞美甄姓少年的品德与努力。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以其孝顺和勤奋著称;周公则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以治国理政的才能闻名。这两句通过类比,表达了对甄姓少年的期望与赞赏,希望他能像这些古代圣贤一样,不仅拥有高尚的品德,更能在实践中不断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两句寄予了对甄姓少年未来的期许。诗人鼓励他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继续努力,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才华与品德将被世人所认识和欣赏。整首诗通过对甄姓少年生活环境、个人品质以及未来展望的描绘,展现了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教诲。

作者介绍

欧阳建
朝代:魏晋   字:坚石   籍贯:西晋渤海   生辰:约269—300

世为冀方右族。石崇甥。有才藻思理。擅名北州,后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辟公府,累迁山阳令、冯翊太守。赵王司马伦专权,建每匡正,由是有隙。及伦篡位,劝淮南王司马允诛伦。事泄被杀。临刑作《临终诗》。有《言尽意论》
猜你喜欢

惜分飞.桂花

喜入眉心黄点莹。珠佩玲珑透影。风露萧萧冷。

梦回月窟香成阵。秋后情怀君莫问。

拼了因他瘦损。不似寻常韵。细看没处安排闷。

(0)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九

积雪滴还冻,斜阳阴复明。

千峰浓淡碧,一水浅深清。

医卜犹真禄,樵渔亦美名。

人皆云有命,我独得无生。

(0)

昌州海棠有香·其一

我到昌州看海棠,恰逢时节近重阳。

人言好种亦难得,只有州衙一树香。

(0)

西湖旧梦·其二

如此湖山正好嬉,游人船上醉如泥。

黄莺不入垂杨柳,却立海棠花上啼。

(0)

巴江

巴□鼓棹兴悠悠,野鹿衔花出峡头。

网得巨鱼堪切脍,携觞重上荔枝楼。

(0)

洞玄观

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

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