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江》
《巴江》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巴□鼓棹兴悠悠,野鹿衔花出峡头。

网得巨鱼堪切脍,携觞重上荔枝楼。

(0)
注释
巴:指巴江,长江上游的一段。
鼓棹:敲击船桨,表示划船。
悠悠:形容心情舒畅或时间漫长。
野鹿:野生的鹿。
衔花:嘴里叼着花,可能是鹿的一种行为或景象。
峡头:峡谷的入口处。
网得:捕获到。
巨鱼:大鱼。
堪切脍:足够用来做切细的鱼片。
携觞:带着酒杯。
重上:再次登上。
荔枝楼:可能是指一个有荔枝树或者与荔枝相关的楼阁。
翻译
巴江边,鼓动船桨兴致浓,
野外的鹿口中叼着花,从峡谷口走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开篇“巴□鼓棹兴悠悠”中,“巴□鼓棹”可能指的是船只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悠悠"则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心境。紧接着的“野鹿衔花出峡头”,生动地描绘了鹿儿嘴里衔着鲜花,从山谷中缓缓走出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气质。

接下来的“网得巨鱼堪切脍”,则是表现了诗人对渔猎生活的一种赞美之情,通过捕获大鱼并将其作为佳肴来享用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理念。而最后一句“携觞重上荔枝楼”,则是描绘了诗人举杯登楼,与自然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这里的“荔枝楼”很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场所,象征着一种高远的立足点,从而可以更好地观赏周围的风光,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次韵答王国范

薄寒孤影澹黄昏,步出空斋自掩门。

霜落池萍清见底,风彫庭树静归根。

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阔乌惊月一痕。

两国音尘俱断绝,几年怀抱与谁论?

(0)

听角行

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

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

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

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

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

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

(0)

重午客中三首·其三

令节殊方客,虚楼暮雨时。

何心吟铸镜,予发欲成丝。

昌歜谁浮玉,芳醪且满卮。

今朝羁旅思,更用独醒为。

(0)

古意四首·其四

辽海有黄鹤,翛然出尘姿。

结巢青松顶,百丈无柯枝。

磐石护其卵,清露哺其儿。

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

夕倦宿月窟,朝饥饮瑶池。

升高忽反顾,昔是今已非。

归来三叹息,尘俗无由知。

焉能与众鸟,碎啄随雄雌。

欲语不可了,复作摩天飞。

仰望邈不及,千载留馀悲。

(0)

绝句

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

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0)

集古.山中偶得

弃掷功名脱屣閒,东风吹雨过青山。

行人莫话金章贵,久许孤云作往还。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