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角行》
《听角行》全文
元 / 郝经   形式: 古风

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

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

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

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

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

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

(0)
鉴赏

这首诗《听角行》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描绘了夜晚听到军号声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意境。

首句“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星星稀疏,月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大,仿佛古老的边塞战歌在静谧的夜晚悄然响起,触动人心。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军号声如六龙嘶鸣般响彻云霄,震撼天地,展现出宏大的气势。而“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则通过声音的力量,试图驱散天上的浮云,但最终显得力不从心,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提出疑问:这声音难道不是恶声吗?谁能制定长久的和平策略呢?接下来,“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描绘了一位北方的客人,他的胡须已经变得雪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战争的久远。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听到军号声不禁泪流满面,而中原的鸿雁似乎也失去了消息,无法传递信息。最后,“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劝慰南方的鸟儿不要因军号声而惊飞,因为它们与诗人一样,都处于天涯海角,永远失去了联系。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以梅花的凋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则以楼头的愁绪和天空中的霞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阔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郝经

郝经
朝代:元   字:伯常   籍贯:元泽州陵川   生辰:1223—1275

(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你喜欢

代送尚文之句容县教谕·其三

秋闱擢秀独青年,未觉南宫进士贤。

奉檄自同毛义喜,着鞭从是祖生先。

明时俎豆宫墙近,静室金丝学馆联。

秋色三茅多逸兴,停云赋就更裁笺。

(0)

赠一村道人

山中有一村道人,萧然布衲乌纱巾。

心将白业付孙子,坐对青山忘主宾。

啸歌终日泉石趣,呼吸太和天地春。

吾儒妙解三教理,不须更说西来因。

(0)

送家舅吴先生往池州寻子时居虞衡之职

池阳副使心如水,玉笥先生鬓若丝。

千里江湖怜远别,三年父子费相思。

微茫暝色沙头树,惨淡离情卷里诗。

目送云帆烟水阔,梅花开后是归期。

(0)

和张伯温秋兴三首·其二

井梧摇落露漙漙,客子愁怀强自宽。

题柱昔如司马壮,赋诗今作孟郊寒。

君从废后榛芜盛,道至穷时出处难。

安得南州早宁静,读书耕稼足为欢。

(0)

暮春同友人观江涨

江树雨潇潇,江波断板桥。

望洋心若失,泛艇兴偏饶。

且共渔竿乐,须逃府檄招。

白鸥知客意,并戏亦飘飘。

(0)

谢子晟惠藤杖

岭表归来日,枯藤得几枝。

情深烦遣赠,老去赖扶持。

正直能同操,匀员颇中规。

终当乘暇日,拄到谢家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