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有虎,在彼中野。高步风生,何物敢侮。
以比直臣,独立无与。前称长孺,后载文举。
亦有埋轮,复闻破柱。为时所惮,豺狼气沮。
奈何今人,使我怀古。
有虎有虎,在彼中野。高步风生,何物敢侮。
以比直臣,独立无与。前称长孺,后载文举。
亦有埋轮,复闻破柱。为时所惮,豺狼气沮。
奈何今人,使我怀古。
此诗《猛虎行》由明代诗人贝琼创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寓意直臣之勇和古代贤士的光辉事迹。
首句“有虎有虎,在彼中野”开篇即以猛虎象征正直之臣,身处险恶环境却威风凛凛,不畏强敌。接着“高步风生,何物敢侮”进一步刻画猛虎的威猛形象,任何事物都不敢轻视它。此处暗喻直臣虽处逆境,但其正直之气足以震慑一切邪恶势力。
“以比直臣,独立无与”将猛虎与直臣相提并论,强调直臣如同猛虎一般,独立于世,无所畏惧。接下来“前称长孺,后载文举”提到古代的贤士如董仲舒(长孺)和蔡邕(文举),他们同样以正直和勇气对抗不公,成为历史上的典范。
“亦有埋轮,复闻破柱”则引用了古代故事,描述直臣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不惜身家性命。这与猛虎保护领地、捍卫尊严的行为相呼应,凸显了直臣的英勇无畏。
“为时所惮,豺狼气沮”指出直臣的存在让邪恶势力感到恐惧,正直的力量能够压制不义之徒。最后,“奈何今人,使我怀古”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古代贤士那样敢于担当、正直无私之人的感慨,流露出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借猛虎的形象,寓言直臣之勇和古代贤士的光辉事迹,既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