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将一面候虫过,饥任微生饱在他。
村舍久知无好客,劳君门外更张罗。
独将一面候虫过,饥任微生饱在他。
村舍久知无好客,劳君门外更张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只蜘蛛(蟏蛸)的独特观察与感慨。通过“独将一面候虫过”,诗人展现了蜘蛛独自守候的情景,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饥任微生饱在他”一句,既是对蜘蛛生存状态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与竞争。
“村舍久知无好客,劳君门外更张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一种反思。他指出,长久以来,村舍里已少有值得接待的客人,而蜘蛛却依然在门外设网,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形式的交流或回应。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社会变迁的感慨,也隐含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蜘蛛这一小生物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个体存在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互动的深刻洞察。
升沈相识十三秋,新故如麻一转头。
久款游从来北阙,遽闻风教入东州。
自驱矛盾趋中说,谁拥鸾旂玩半流。
十日菊花犹可醉,多情应且击扁舟。
脱身魏晋间,嗣宗南阮英。
长啸写逸兴,偶为台上行。
或带竹林醉,独驾无将迎。
风月乃所友,相投清与明。
微引踵中息,稍从唇齿鸣。
渐渐薄林杪,飘堕令人惊。
忧愤闻而平,贪浊闻而清。
苏门得孙子,答以鸾凤声。
不应乃深应,栖导良自诚。
当悟啸中旨,可传言外情。
台在声不传,万籁徒汝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