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遥瞻塔影层,今朝携酒试同登。
吴中信是佳山水,人世依然感废兴。
草满琴台微有字,鸟啼禅院寂无僧。
悬崖斧凿纷如雪,何处题诗记我曾。
天末遥瞻塔影层,今朝携酒试同登。
吴中信是佳山水,人世依然感废兴。
草满琴台微有字,鸟啼禅院寂无僧。
悬崖斧凿纷如雪,何处题诗记我曾。
这首诗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联“天末遥瞻塔影层,今朝携酒试同登”开篇即以“塔影层”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庄严的氛围,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欣赏与内心的愉悦。颔联“吴中信是佳山水,人世依然感废兴”则将目光从眼前的景物转向更广阔的历史长河,既赞美了江南山水之美,也流露出对世间兴衰更替的感慨。
颈联“草满琴台微有字,鸟啼禅院寂无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琴台之上,青草覆盖,仅留些许字迹,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禅院中,鸟鸣声声,却不见僧人的踪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几分空灵的意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尾联“悬崖斧凿纷如雪,何处题诗记我曾”以“悬崖斧凿纷如雪”形象地描绘了岩石上斧凿的痕迹,如同雪花般纷繁,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诗人在此处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通过题诗来铭记这一刻,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琴心欲语。向花间、奏出闲情无数。
舞榭歌楼游历处,莫笑词仙吟苦。
旧迹青邱,新声白石,订就金荃谱。
酒杯跌宕,鬓丝休叹迟暮。
曾羡韵事流传,双鬟画壁,唱遍旗亭路。
一笛东风吹梦醒,不是寻常箫鼓。
侧帽狂怀,题琼俊笔,都把红腔度。
江南春暖,客愁堆满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