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
人比影儿还瘦。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
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
人比影儿还瘦。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
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这首《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由清代诗人陈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期盼。
首句“宵深倦绣”,点明了时间背景——深夜,女主人公正在疲倦地绣着衣物,暗示了她长时间劳作的疲惫与孤独。接着,“细数铜壶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漫长,铜壶滴漏的声音成为时间流逝的象征,也加重了等待的焦虑感。
“剔尽釭花红似豆,人比影儿还瘦。”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女子的面容与灯芯的微光进行类比,形象地描绘出她的消瘦与憔悴,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煎熬。灯芯虽小却红如豆粒,而女子的身形却瘦得仿佛只有影子一般,这种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梧桐树在秋季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这里借以表达女子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梧桐叶的飘摇也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引发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最后,“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表达了女子想要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然而,天边的飞鸿似乎永远无法到达,这既是对通信不便的无奈,也是对丈夫无法即时回应的失望。整首词以“飞鸿”为喻,寓意深远,既表现了女子的期待与渴望,也蕴含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韧。
综上所述,《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与期盼,以及面对时空距离的无奈与挣扎,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物外回观,爱河滚滚,空劳攘、为何因故。
恋惜妻男,竞争名利,念念随他,蒙昧真如。
掀天富贵,倾城娇艳,总归何处。
叹浮生下梢,终久尽成虚。
伤嗟是非今古。
百年欢宴,大都几许。
梦想南柯,命遭北府,尚自贪婪,不寻归路。
轮回贩骨,身伴狐狸,几番荒芜。
谩赢得往来,欲浪
揩汗残妆,咀梅颦黛,楚腰如束。
为蔗浆频饮,全疏绿蚁,绣床慵傍,闲倚青奴。
解愠风来,忘忧花发,庭树扶疏如画图。
凌波袜,步兰堂欲下,犹自踟蹰。
星娥月姊相呼。
趁清*桃笙特地铺。
怅紫箫声远,青鸾梦断,逸居无事,长日何如。
玉子圆磨,文揪方界,多算须防一著输。
闲情远,渐西山翠重,飞下阳鸟。
繁花烟暖,落叶风高。
岁月去如流,身渐老。
叹三十年虚度,月堕鸡号。
痛离散人何在,云沉雁杳。
浮萍断梗,任风水、东泛西漂。
万事总无成,忧患绕。
虚名何益,薄宦徒劳。
得预俊游中,观望好。
漫能出惊人语,瑞锦秋涛。
莫夸有如神句,鸣禽春草。
干戈满地,甚处用、儒雅风骚。
援笔赋归田,宜去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