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弗偏党,物物付以春。
此室名曰涵,其意何所云。
譬如天地间,人乃一粒存。
心则粒之粒,量与天地均。
以此例吾室,涵春宁有垠。
享帚不为私,与物常同仁。
东皇弗偏党,物物付以春。
此室名曰涵,其意何所云。
譬如天地间,人乃一粒存。
心则粒之粒,量与天地均。
以此例吾室,涵春宁有垠。
享帚不为私,与物常同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涵春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和谐共处、平等尊重的哲学思考。
首句“东皇弗偏党,物物付以春”以“东皇”指代春天的主宰,强调春天对万物的公平对待,赋予了万物以生机。接下来,“此室名曰涵,其意何所云”引出主题,将自己所在的房间命名为“涵春室”,暗示着这个空间蕴含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包容。
“譬如天地间,人乃一粒存。心则粒之粒,量与天地均。”这里通过类比,将人类比作宇宙中的微小存在,强调每个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拥有与天地同量的内在价值。这种思想体现了对生命多样性和平等性的深刻认识。
最后,“以此例吾室,涵春宁有垠。享帚不为私,与物常同仁。”诗人将个人的房间视为一个微型的宇宙,强调在这个空间里,春天的恩泽是无边无际的,就像对待万物一样,应该无私地给予,与所有生命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这里的“享帚不为私”意味着不自私自利,而“与物常同仁”则表达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探讨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个人在其中应有的角色和态度,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