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声高独喜闻,朝朝挖眼复抽筋。
最伤炮烙过钳网,入瓮何时请此君。
鼓吹声高独喜闻,朝朝挖眼复抽筋。
最伤炮烙过钳网,入瓮何时请此君。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在驱除瘟疫时所采取的极端措施,表达了对这些手段的批判和无奈。首句“鼓吹声高独喜闻”描绘了驱疫活动中的喧闹场面,似乎在暗示人们对于这种大规模行动的某种期待或兴奋。然而,“朝朝挖眼复抽筋”一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驱疫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痛苦和残忍,揭示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不和谐。
接下来的“最伤炮烙过钳网”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将驱疫手段比作残酷的刑罚,如炮烙(一种古代酷刑)和钳制(古代的一种刑具),暗示了这些措施不仅无效,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最后,“入瓮何时请此君”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无益甚至有害行为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真正有效且人性化的防疫方法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驱疫手段的讽刺和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与批判的艺术魅力。
休休早稻已焦卷,晚稻摇风更可怜。
枯尽百源无一滴,老龙何处卷云眠。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群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萦旧恨,为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