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杨斗笠》
《赠杨斗笠》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汉何年斗笠翁,丹砂未熟酒瓢空。

金华不见牧羊子,郢上还邀襄野童。

宝剑歌残徒自媚,瑶琴凄断与谁同。

相逢且莫沧州去,为报淮南有桂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斗笠的隐士形象,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其孤独而超脱的生活状态。

首句“江汉何年斗笠翁”,以江汉泛指广阔天地,暗示斗笠翁生活于自然之中,时间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流逝,难以具体衡量。斗笠翁的形象,既朴素又神秘,引人遐想。

“丹砂未熟酒瓢空”一句,进一步刻画了斗笠翁的生活状态。丹砂未熟,象征着追求与等待的过程;酒瓢空,暗示物质生活的简朴,但并不妨碍内心的丰富与满足。这反映了斗笠翁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金华不见牧羊子,郢上还邀襄野童”两句,通过对比金华(可能指繁华之地)与郢上、襄野(可能指乡村或隐居之地),表达了斗笠翁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邀请野童共游,更显其与世无争、乐于与自然亲近的性情。

“宝剑歌残徒自媚,瑶琴凄断与谁同”两句,运用宝剑与瑶琴的意象,分别象征力量与艺术的追求。宝剑歌残,意味着过去的辉煌已成过往,唯有自我欣赏;瑶琴凄断,则表达了艺术创作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境遇。这两句揭示了斗笠翁在追求理想与艺术时的孤独感。

“相逢且莫沧州去,为报淮南有桂丛”两句,以相逢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斗笠翁生活方式的尊重与向往。相逢时劝说对方不要离开,因为淮南有桂丛,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斗笠翁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世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夜泊吴江

已是银蟾挂柳梢,才收官舫泊塘拗。

昏烟欲合孤城闭,远水微明小港交。

寒鹭多情时近客,栖乌贪睡懒离巢。

玲珑方塔犹相伴,一夜风铃尽意敲。

(0)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青骢别塞声。

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0)

十宫词·其九隋宫

五斛青螺一日销,迷楼深贮万妖娆。

众中谁解留车驾,风浪如山莫渡辽。

(0)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三

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0)

次韵张子仪郎中

南湖葵柳岸,绿多紫红稀。

有客送诗来,适与葵柳宜。

得处洞真蕴,非我其为谁。

坐观行亦看,意会神荡怡。

悯彼世上人,纷纷方外兹。

(0)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聊随汉使者,一上周王城。

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

野禽呼自别,香草问无名。

谁复歌离黍,惟兴箕颍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