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入琅玕,三间藏宛委。
众芳尚迟迟,万个祗如此。
标形皆玉亭,作响乃金止。
雅宜风月契,宁藉龙凤比。
惟斯不改度,信足称君子。
一径入琅玕,三间藏宛委。
众芳尚迟迟,万个祗如此。
标形皆玉亭,作响乃金止。
雅宜风月契,宁藉龙凤比。
惟斯不改度,信足称君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君子轩”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高洁之气。诗人以“一径入琅玕”开篇,琅玕即翠竹,象征着清雅与坚韧,引人步入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世界。接着,“三间藏宛委”,宛委则指深邃而隐秘之处,暗示了君子轩内隐藏着丰富的内涵与深意。
“众芳尚迟迟,万个祗如此。”这两句对比了众多花卉的迟缓生长与竹林中万个竹子的勃勃生机,强调了君子轩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生命力的旺盛与持久。接下来,“标形皆玉亭,作响乃金止。”描述了竹子的形态如玉般高洁,其摇曳之声如同金石相击,既展现了竹子的外在美,也寓意了君子的内在品质。
“雅宜风月契,宁藉龙凤比。”这两句表达了君子轩与自然风月的和谐共存,以及君子与龙凤般的高尚品格相得益彰,进一步突出了其高雅脱俗的气质。最后,“惟斯不改度,信足称君子。”总结道,君子轩所代表的这种不变的度量和高尚的品质,正是君子应有的风范,值得称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子轩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君子的品德相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