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山河吃尽酸,韶华空度月初团。
依人彻夜当牛喘,伏枥多年效蛰蟠。
岁晚祭诗追贾岛,春寒问卜忆袁安。
神仙赐偈期三纪,素志方酬壮大观。
历尽山河吃尽酸,韶华空度月初团。
依人彻夜当牛喘,伏枥多年效蛰蟠。
岁晚祭诗追贾岛,春寒问卜忆袁安。
神仙赐偈期三纪,素志方酬壮大观。
这首诗《辛未岁旦书感》由清代诗人施明德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时光流逝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历尽山河吃尽酸,韶华空度月初团”,以“山河”与“月”为意象,描绘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饱尝人生百味,感叹岁月如流,青春易逝,如同月亮从圆满到缺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依人彻夜当牛喘,伏枥多年效蛰蟠”,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依人”的牛喘和“伏枥”的蛰虫,形象地表达了在漫长岁月中,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坚韧不拔,坚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颈联“岁晚祭诗追贾岛,春寒问卜忆袁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贾岛和袁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智慧的追求。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袁安则是东汉名臣,以节俭和智慧闻名。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追求,也在生活中寻找智慧和力量。
尾联“神仙赐偈期三纪,素志方酬壮大观”,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神仙赐予的偈语,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智慧的指引,而“期三纪”则意味着对这一理想追求的长期承诺。最后,“素志方酬壮大观”则表明了诗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壮丽的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谢客乘轺去,清和景物初。
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观鱼。
吏事应微挠,吟情自有馀。
偏州莫留滞,东观待繙书。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
遗爱非遥应卧理,祖风犹在好寻仙。
朝衣旧识薰香史,禄米初营种秫田。
大抵宦游须自适,莫辞离别二三年。
乡国悲有事,风光属后生。
名从天上得,身上故都行。
草色初裁绶,鹏飞不算程。
自怜枯与思,相送剩含情。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
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
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