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其四》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其四》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小楼昨夜听琵琶,推手却手怨王家。

不辞远嫁卢龙道,可怜长城骨如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通过“小楼”、“琵琶”、“长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与情感交织的氛围。

首句“小楼昨夜听琵琶”,以“小楼”为背景,点明了地点,而“昨夜听琵琶”则暗示了时间与事件,琵琶声在夜晚回荡于小楼之中,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的“琵琶”不仅是乐器,更象征着离愁别绪和遥远的情感。

接着,“推手却手怨王家”,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推手与却手的动作对比,反映了人物在面对某种抉择时的犹豫与痛苦,而“怨王家”则可能暗指对某种权威或制度的不满与反抗,或是对家族命运的无奈与哀叹。

“不辞远嫁卢龙道”,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决绝与牺牲精神。卢龙道,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远离家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为了某种信念或责任,不惜远赴他乡,甚至愿意承受孤独与艰辛的决心。

最后一句“可怜长城骨如沙”,以长城为喻,将人物的命运与历史的沧桑联系起来。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象征着坚韧与永恒,而“骨如沙”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生命的脆弱与易逝。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个体故事的共鸣,表达了对生命价值与历史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深远的历史感,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霓裳中序第一.怡云小筑梅萼初发寻春未迟

缃英展冻靥,二月春风初著力。江上蘼芜弄色。

好荡个吴舲,试迎桃叶。丝丝雨湿。

傍小池、笼影清彻。人清瘦、乍调莺语,几点上妆额。

清绝。旧游曾识。看参横、玉梅如雪。

移根孤屿拂拭,倚竹生寒,罗袖岑寂。一枝亲许折。

问三店、双桥信息。归来早、商量眉黛,留取夜阑说。

(0)

浣溪纱.樊云门词卷

别院东风著意吹。晶帘不卷雨霏霏。

等闲过了牡丹时。

花外燕莺犹旖旎,酒边筝笛没参差。

道人原不解相思。

(0)

杨柳枝·其九

水明帐殿月如烟,翠楼连云挂玉泉。

香辇不回秋又晚,栖乌头白近霜天。

(0)

句:诗二句·其二

密竹不妨呈劲节,早梅何惜认残花。

(0)

闻思庵中有罗汉柏二株一花一实或以为有雌雄云

团团异柏名罗汉,来往山中忽见之。

东树作花西树子,从教枝叶定雄雌。

(0)

题雪中归猎图

鹰犬萧萧得隽回,独骑瘦马下崔嵬。

南山风雪黄斑出,不见将军纵猎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