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三》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0)
注释
田间:田野。
决水:流水。
鸣:发出声音。
插秧:种植水稻。
未遍:尚未完成。
麦已秋:麦子已熟。
相携:相伴同行。
烧笋:烹煮嫩竹。
踏藕:踩着荷叶。
船头:船前端。
斫鲜:切割鲜鱼。
炊玉:炊煮白饭。
临风:面对清风。
甘寝:舒适睡眠。
细故:琐事。
憔悴:疲惫。
谋食:寻找食物。
罢休:停止。
翻译
田野间流水潺潺,插秧忙未完,秋天的麦穗已黄。
一同前往苦竹寺,边走边烧煮嫩笋,再踏过荷花满洲。
船头切新鲜鱼片,缕缕香气四溢,船尾炊烟袅袅,米饭如玉般香甜。
迎风饱餐后,心满意足入睡,怎会让琐事烦扰内心。
你可曾见过壮士疲惫时,为饥饿而觅食,为口渴而求饮,功名之路并非总能停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享受之诗。通过对比,诗人表露了对功名利禄无休止追求的豁达态度。

"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 描述的是农事繁忙的情景,但麦子已经成熟,显示出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意象。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游的场景,他们在竹林中烧制笋干,同时又踏过荷花盛开的河岸,体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这里通过对船上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斫鲜"指的是在船头捕捉新鲜的鱼类,而"炊玉香"则是用高质量的米来煮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满足和宁静,他们吃饱了饭,就能安然入睡,而不愿意让世俗的烦恼占据心头。

最后两句"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则是对那些终日为功名奔波、劳碌的人进行反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悠远,是一首融合了田园生活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其八

风透珠灯蜡泪流,隔街笙鼓送人愁。

可怜心似清霄月,皎洁随郎处处游。

(0)

感怀杂咏·其四

病骨巉岩又见春,石忧丛集未亡身。

朋欢散尽清言绝,家信来疏恶梦频。

永夜独醒如露鹤,他年相吊只秋蝇。

蒲团欲觅消除法,心似惊波恨转新。

(0)

赠康元始归试云间

碧水东风雨脚斜,暮春离客似离家。

牛腰诗卷青舟载,龙腹才名白社夸。

(0)

醉落拓.用玉田韵

月沉楼角。疏星几点天西落。酒阑人静罗衣薄。

恼煞吟虫,梦里晚风恶。漏长夜短愁难着。

秦筝不上蛮弦弱。雪儿新句浑閒却。

双鬓丝丝,莫对镜前觉。

(0)

庆清朝.赠别黄俞邰,用张玉田韵

柳暗莺帘,雨飞花幔,鹤头催渡桑乾。

墨庄万卷,杖藜何处寻欢。

早见荼蘼压架,画栏已不是春寒。

莫岑寂,看蜀江笺纸,绵竹题残。

忽漫相逢是别,软红尘京洛,古调谁弹。

灯船节近,箫鼓烟月吹还。

隔浦酒人都散,閒云一抹旧钟山。

更须记,曲桥流水,门掩松间。

(0)

摸鱼儿.莼

向南塘、风吹鱼浪,曲尘不染深碧。

西泠短艇红桥曲。隔浦斜阳渔笛。潭影织。

见罗袖、轻笼素腕全无力。倚舷欲摘。

似半折瑶簪,淡黄嫩紫,入手腻无迹。

疏蘋外,记得去年游剧。汀烟满目狼藉。

曾教越女分千缕,归路月华初白。灯照席。

费几许、春纤调送香羹出。而今慢忆。

叹枫冷江乡,秋风起后,未返倦游客。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