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世事总难吁,糜烂尤深越与吴。
为国释嫌唯蔺子,毁家纾难只于菟。
君臣义重宜同晓,盗贼仇深切共诛。
剩有荆卿囊剑在,馀腥犹带血模糊。
于今世事总难吁,糜烂尤深越与吴。
为国释嫌唯蔺子,毁家纾难只于菟。
君臣义重宜同晓,盗贼仇深切共诛。
剩有荆卿囊剑在,馀腥犹带血模糊。
这首诗《有感》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君臣关系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于今世事总难吁,糜烂尤深越与吴”,开篇即以“吁”字表达出对当今世事难以言说的感慨,接着指出社会的腐朽深入骨髓,如同越国与吴国之间的矛盾,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危机。
颔联“为国释嫌唯蔺子,毁家纾难只于菟”,引用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和楚国春申君黄歇(字于菟)的事迹,强调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像蔺相如那样勇于化解疑虑,或如黄歇那样不惜牺牲家庭财产来解救国家困境的英雄人物,才能真正体现忠诚与担当。
颈联“君臣义重宜同晓,盗贼仇深切共诛”,进一步阐述君臣之间应以道义为重,共同面对内外威胁,团结一致,坚决打击盗贼,维护社会稳定。
尾联“剩有荆卿囊剑在,馀腥犹带血模糊”,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结尾,借荆轲的遗物——装有匕首的囊袋,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英雄精神的传承,即使时间流逝,那股为国捐躯、不畏强敌的勇气与决心依然令人感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责任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