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微星炯,双厓钓石存。
炎陵销旧业,过客酹清尊。
草竹藏碑碣,渔樵问子孙。
群英如耿邓,千载更谁论。
一点微星炯,双厓钓石存。
炎陵销旧业,过客酹清尊。
草竹藏碑碣,渔樵问子孙。
群英如耿邓,千载更谁论。
此诗描绘了对严子陵祠堂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感慨。首句“一点微星炯”以微弱的星光喻指严子陵的高尚人格,虽不显眼却光芒四射,引人深思。接着“双厓钓石存”点出祠堂所处的自然环境,暗示着严子陵隐逸生活的痕迹依然留存。
“炎陵销旧业”一句,借“炎陵”比喻严子陵的隐居之地,通过“销旧业”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而“过客酹清尊”则描绘了后人对严子陵的敬仰与怀念,通过祭奠表达对这位先贤的尊敬。
“草竹藏碑碣,渔樵问子孙”两句,以自然界的草木掩映着历史的痕迹,象征着严子陵的事迹虽被岁月掩盖,但仍然在民间流传,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同时,通过“渔樵问子孙”的场景,展现了这种文化传承的生动画面。
最后,“群英如耿邓,千载更谁论”将严子陵与其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严子陵卓越品质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这句话不仅赞扬了严子陵的个人魅力,也强调了他的精神价值跨越千年,至今仍值得人们探讨与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祠堂的拜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缅怀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历史传承以及文化精神的思考。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
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
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
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
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
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
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
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
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
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
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
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
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
伴窗外、粉团春暮。
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
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
伴池上、石榴重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