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
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
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
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
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
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
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
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
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
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
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
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
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这首词描绘了杏花盛开的门巷,细雨轻敲,诗人借试雨声探寻春天的消息。中宵饮酒,灯火微暗,人意阑珊,正是情感低落之时。江南连续的好天气让人心生思乡之情,东风似乎也带来了急切的期盼。诗人提醒自己,在这寒食节之际,不要忘记题写诗句记录此刻的感受。
接着,词人想象江南繁华景象,香尘弥漫,骏马嘶鸣,游子离别的情景令人感伤。然而,他更向往草堂的清幽宁静,那里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水边竹林,屋檐下的山桃,还有呢喃的燕子,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诗人期待着明年花开时,能再次来到这里,吹笛共赏美景。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清雅的词风和个人的情感寄托。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