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

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xiànduànmíngqiūchéngwàngguī
táng / qián

zhìjǐnshǔjiāngjìngfēihànquēyáo
fēngcǎozàishìyíngtiáo

wàngduōchóuqiūtiāngèngjuéliáo
yángchuánzǎoqīngyùnyáo

注释
制锦:织造锦绣。
蜀江:四川的江河。
静:平静。
飞凫:飞翔的野鸭。
汉阙:汉代的宫阙。
一兹:此刻。
风靡草:风吹草动。
再视:再次看。
露盈条:露水覆盖在枝条上。
旅望:远望。
愁思:忧愁思绪。
秋天:秋季。
泬寥:空旷寂静。
河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孟县一带。
丽藻:美丽的文辞。
清韵:清新的韵律。
歌谣:歌曲或民谣。
翻译
在平静的蜀江上织锦,汉阙显得遥远而渺小。
微风吹过,草木摇曳,再次凝视,露珠挂满枝梢。
远游之人满怀愁绪,秋天的景色更加空旷寂寥。
河阳之地传来优美的诗篇,清新的韵律融入了歌谣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怀念家乡的画面。诗人站在蜀江之滨,眼前是静谧的锦江和远处汉阙的轮廓。一阵风吹过,草木摇曳,再看时露水已经盈满了枝条。这种景象让旅人更加沉浸在对家乡的思念中。秋天的寂寥更增加了这样的情感。

诗中的“河阳”通常指的是黄河南岸的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理想化的美好之地。而“传丽藻,清韵入歌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流传下去,被人们所吟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怀和深厚的乡愁。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蝶三首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0)

代应二首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
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0)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0)

九月於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0)

江上忆严五广林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逢著澄江不敢咏,镇西留与谢功曹。

(0)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