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堂昼卧清且閒,了无尘霿来相关。
俄然正梦半山老,练裙葛帔泉石间。
抵掌称谭因饷砚,微凹浮墨光如电。
自言翻经视草时,落纸云烟皆倚办。
山颓梁坏空遗祠,觉读其书寐见之。
勉令勋德复蔼蔼,佳兆若此真非衰。
少瑜昔梦青镂笔,江淹重锦完成匹。
明当辞艺骤惊人,千里从今期一日。
颐堂昼卧清且閒,了无尘霿来相关。
俄然正梦半山老,练裙葛帔泉石间。
抵掌称谭因饷砚,微凹浮墨光如电。
自言翻经视草时,落纸云烟皆倚办。
山颓梁坏空遗祠,觉读其书寐见之。
勉令勋德复蔼蔼,佳兆若此真非衰。
少瑜昔梦青镂笔,江淹重锦完成匹。
明当辞艺骤惊人,千里从今期一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昼卧静思,梦中与古人交流的情景。梦中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梦者在山间与半山老者对话,讨论经史,欣赏砚台上的墨迹,仿佛回到了过去文人翻经著述的时光。梦中的景象与现实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也寓含着对当代文人精神状态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山颓梁坏空遗祠”暗示了对传统文脉可能衰败的担忧,而“觉读其书寐见之”则表达了通过梦境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愿望。“勉令勋德复蔼蔼,佳兆若此真非衰”表达了对文人精神和道德品质能够复兴的期待。
最后,“少瑜昔梦青镂笔,江淹重锦完成匹”引用了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创作的重要性。诗的结尾“明当辞艺骤惊人,千里从今期一日”预示着未来的文人将会有惊人的成就,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将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体现了对后世文人创作的期待和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记梦的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观、文人生活、历史典故以及对未来文人创作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文人精神的深刻思考。
陵谷纷纭,鱼龙混、一江春涨。
回首处、平生孤介,弱躯多恙。
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锁双尖上。
闭深闺、栖处似鹪鹩,齐眉饷。行乐事,全抛漾。
琴书好,休题唱。但梦吟残罢,闲愁酝酿。
痴想蓬莱弱水隔,难求缩地壶公杖。
叹风风雨雨度馀年,凄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