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烟霞壁立水溶溶"一句,以壮丽的山水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路转崖回旦暮中"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小道上漫游至日落时分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鸂鶒(一种水鸟)因怕人而潜藏在深潭中,而山羊则跳跃于岩石间,将其角挂在松树上。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满足。"高斋"指的是高处的书房或居所,诗人愿意在这里与云同宿,不为世俗的繁忙所累。而"晚稻"则是指季节较晚时收割的谷物,"何妨为客舂"意味着即使是外来的旅客,也不介意耕种以维持生活。
最后两句"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个人的悔悟。"嘉遁处"指的是令人称道的隐居之所,而"悔将名利役疏慵"则是说诗人后来感到追求名利是一种劳而无功的事,充满了懊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