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残玉树尘,江南花月变金鳞。
孤帆直挂沧洲去,不吊乌衣巷里人。
子夜歌残玉树尘,江南花月变金鳞。
孤帆直挂沧洲去,不吊乌衣巷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舟过太仓,经过王文肃旧居时的景象。"子夜歌残玉树尘"暗示着深夜中乐曲已停,犹如玉树凋零,尘埃落定,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沧桑的氛围。"江南花月变金鳞"则以江南的花好月圆比喻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昔日繁华如同金色鱼鳞般闪烁又易逝。
"孤帆直挂沧洲去"描绘了诗人独自驾船向着远方的沧洲疾驰而去,显示出孤独和决绝的情绪。"不吊乌衣巷里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乌衣巷中曾经的人事变迁无暇凭吊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自笑生身,历事以来,垂六十年。
仿浮沈闾里,半非识面,交游朋友,各已华颠。
富贵不来,少年已去,空见悠悠岁月迁。
虽然是,壮心一点,犹自依然。新阳又长天边。
人指似山间诗酒仙。
算胸次崔嵬,不胜百榼,笔端枯槁,难足千篇。
隐几杖藜,相耕听诵,聊看诸郎相后先。
馀何事,但读书煮茗,日晏高眠。
行行涉南原,遥望北山岑。
上有千尺崖,下有高树林。
高林转幽隩,戛然啼双禽。
流水自迅逝,白云澹无心。
策杖者谁子,閒来坐春阴。
相逢择林下,携手溪水滨。
对之两无言,悠然鸣素琴。
素琴清且越,畅以披冲襟。
冲襟良自尔,那知春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