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
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
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岚翠自蒙蒙。
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
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
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
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
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
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
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岚翠自蒙蒙。
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
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
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
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过大散关》,是元代诗人李齐贤的作品。虽然题目中提到了另一首诗,但您提供的内容似乎并非出自该作品,而是一首未标注标题的独立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行者在深山中的旅程,通过"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展现了环境的幽深和崎岖。"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渲染出山中寂静而神秘的气氛,"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则描绘了壮丽而险峻的自然景观。
诗人骑马艰难前行,"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决心。登顶后,他感叹自然的宏大和人生的渺小,"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诗人抒发壮志豪情,认为即使年老,也要以这些经历教育儿童,"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山水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