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这首诗名为《机舂歌》,作者是宋代的钱时。诗中通过描绘机舂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机巧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独特见解。"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形象地写出机舂与溪流、古柳共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画面。"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表达了机巧背后蕴含的深意,暗示着只有智者才能领悟其内在的智慧。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运用比喻描绘流水和瀑布,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力与机械运作的协调。"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则揭示了机舂的连续运转,引发读者对创造者的思考。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强调了机舂的无声无息,却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表明这种机械运行的恒久与公正,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最后,诗人将日常生活的静谧与机舂的活动相联系,"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表达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心应如流水般平静,接受并适应变化。诗的结尾以"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收束,再次点题,机舂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象征着生活智慧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