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京秋·其二秋色》
《玉京秋·其二秋色》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玉京秋

桐叶秃。闲庭又添得,浅黄深绿。

烂漫风前,几丛水蓼,几丛霜菊。

尤喜西风锦衲,雁将来、先已红足。映修竹。

紫罗裳倩,绛云冠矗。一曲园中游瞩。

喜秋光、斑斓满目。转忆春三,红酣香暖,反嫌粗俗。

老去江郎,怎笔下、无此缤纷浓郁。萧斋读。

空对秋山如沐。

(0)
鉴赏

这首《玉京秋》(其二)秋色,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秋天庭院中的自然景色,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

首先,“桐叶秃”一句,以“秃”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桐叶凋零的情景,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接着,“闲庭又添得,浅黄深绿”,通过对比浅黄与深绿的颜色,展现了秋天庭院中植物色彩的变化,既有生机又有静谧之美。

“烂漫风前,几丛水蓼,几丛霜菊”几句,通过“烂漫”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水蓼和霜菊在秋风中的绽放,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霜菊”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菊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

“尤喜西风锦衲,雁将来、先已红足”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比作锦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通过对大雁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蕴含了对远方归家的期待之情。

“映修竹。紫罗裳倩,绛云冠矗”几句,通过修竹、紫罗裳和绛云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一曲园中游瞩。喜秋光、斑斓满目”两句,表达了诗人漫步于园中时的喜悦之情,对秋日斑斓景色的赞美,流露出对大自然美的深深感慨。

“转忆春三,红酣香暖,反嫌粗俗”几句,通过对比春日的繁华与秋日的淡雅,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到见解,认为秋日的美更为内敛、高雅,不同于春日的浮华。

“老去江郎,怎笔下、无此缤纷浓郁”一句,借用了江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年老,仍能捕捉到秋天的缤纷与浓郁,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萧斋读。空对秋山如沐”两句,以“萧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阅读,面对秋山如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庭院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题古扇十柄·其二凌必正棠枝语禽

花中自是风流品,底事杜陵咏未闲。

莫讶两禽分背立,其间乐意正相关。

(0)

麦将报熟晴云可,禾正发生雨实佳。

间露阳光宜晒穗,又霏膏泽喜滋荄。

似兹天意如人意,益切惕怀胜慰怀。

都道今年逢大庆,明知鸿贶为思斋。

(0)

理事

宫庭曰御门,园林曰理事。

无日弗畴咨,爱礼存羊意。

黄阁承丝纶,绿签引郎吏。

何务不宜慎,况此敕几际。

宿雨快新晴,广厦无暑气。

祈农有佳象,筹远罢严备。

戒满以为惕,敢曰逢时瑞。

(0)

管道升水墨杏花

不著胭脂意自红,谁能致讶与梅同。

虽无香气饶神韵,津逮依然林下风。

(0)

题莲池书院十二景·其七蕊幢精舍

此莲池匪彼莲池,缀景聊观精舍奇。

若论顾名思正义,藏经应效郝经为。

(0)

望柏岩山·其二

虬枝虽瘦有精神,诗品居然为写真。

当日不逢韩吏部,祗今谁识柏岩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