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
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
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
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
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联“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心境,傍晚时分,诗人带着余兴,穿行于密林深处,透过茂密的树林和潺潺的流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进一步描绘了林间的景象。空旷的树林中,偶尔有飞鸟掠过,树梢的轻微摇动似乎在告知有人靠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
颈联“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将视线转向山峦与溪流。山峰仿佛戴着云层的帽子,夕阳西下,云彩与山色相映成趣;微风吹过,带起了涧底梅花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尾联“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村落,那里多是石阶小径,每一步都踏在青苔之上,既体现了乡村的原始风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情。
振振者鹭,在渚之薮。我仪图之,其丽维九。
顾盼和鸣,八跱一飞。昂首跂足,觊其具依。
彼飞而旋,亦念群处。清风载飏,濯濯其羽。
乃㒽渚曲,维石巉㟽。上延松梅,下翳丛筱。
爰得其所,游咏一方。或群而飞,盖未可量。
嘉尔君子,洁白无二。可仪于朝,亦簉于位。
嗟嗟百鸷,不如一鹗。式咏振振,以继舞籥。
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