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描绘了一幅秋日淮河边的离别景象。诗的开篇以秦淮水东流至海,比喻离别的深远,独树如车盖的形象则象征着送行者的孤独与被送者即将踏上遥远旅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
“枝上啼鸦”、“残照咽寒蝉”两句,进一步烘托出离别时刻的寂静和哀婉,鸦鸣和蝉声都带有离别的悲凉。行人停车饮酒,侠士挂鞭相送,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不舍。接着,诗人借南国高僧的故事,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寓意友谊长存,即使分别,也能像山中松树一样经受岁月的考验,期待未来的重逢。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
低麦已吐穗,高麦才三寸。
高低胥待泽,望雨中心闷。
闷望亦我常,今年益徬徨。
潦馀民荐饥,亟资接青黄。
青黄惟此赖,迩日风转大。
蓬蓬镇扬尘,披襟惄无奈。
无奈惟自尤,较量忆从头。
盼风而惧雨,春暮犹然愁。
春暮忽立夏,曾未十日暇。
盼雨而惧风,秦越情殊乍。
情殊殊实同,无非嗟我农。
行当举常雩,沛恩希鸿濛。
春烟淡荡罥柳丝,春月徘徊临华池。
不嫌冉冉互映带,雅宜淰淰相逶迤。
轻笼那碍虚明委,朗照兼之点缀绮。
两层楼室四面窗,俯畅遥吟无不美。
真为清体清真用,烟月名殊其实共。
底须秉烛与飞觞,大块文章工错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