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北高原种麦多,菁芊蓄眼慰经过。
幸兹那复能忘彼,疏涸畿南念若何。
近北高原种麦多,菁芊蓄眼慰经过。
幸兹那复能忘彼,疏涸畿南念若何。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顺义县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北方高原上麦田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欣赏。首句“近北高原种麦多,菁芊蓄眼慰经过”,以“近北”点明地点,突出北方的辽阔与独特,接着“高原种麦多”描绘出一片片麦田遍布于高原之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菁芊蓄眼慰经过”,“菁芊”形容麦苗茂盛,“蓄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幸兹那复能忘彼,疏涸畿南念若何”,转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感慨自然美景,更是在思考与反思。通过“幸兹那复能忘彼”,诗人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思,似乎在思考着更广阔的世界与人生的意义。而“疏涸畿南念若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畿南之地的疏远与干涸,引发了诗人对远方、对未被触及之境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这种情感的转换,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的赞叹上,更蕴含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暖日风雩好,晴江祓禊过。
径穿花底窄,春向水边多。
秾艳羞桃李,轻躯称绮罗。
髻摇金婀娜,鞍覆锦盘陀。
曲浪留纹羽,峨峰进紫驼。
游人倾巷陌,啼鸟避笙歌。
坐障阴围柳,行茵软藉莎。
漱酣香泛渚,涤器腻浮波。
富贵唐天宝,风流晋永和。
暮归车马闹,珠翠落平坡。
玉肌瘦怯春风恼,唇红不褪香云老。
绮窗人静月初圆,笑觉飞琼颜色槁。
罗幄铜瓶小几边,银灯疏影砚台前。
一株初破休轻折,半朵犹含最可怜。
宫妆近眼人争爱,却恐愁多零落快。
莫教纤手嗅东风,谁画生香与真态。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
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
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江南没骨传者稀,钱也得法夸精奇。
晴窗点染弄颜色,得钱沽酒不复疑。
今人祇知重花鸟,岂识此图夺天巧。
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
岸侧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鱼鸟。
渔舟乍随远烟散,客子竞渡澄江晓。
自云布置师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
卷余更有魏公题,字拟钟王差未老。
郑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见喜绝倒。
双溪流水清何极,城外南山空黛色。
文章翰墨何代无,二子俦能蹑其迹。
为君题诗三叹息,于乎古人难再得。
《钱舜举溪岸图》【元·张羽】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江南没骨传者稀,钱也得法夸精奇。晴窗点染弄颜色,得钱沽酒不复疑。今人祇知重花鸟,岂识此图夺天巧。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岸侧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鱼鸟。渔舟乍随远烟散,客子竞渡澄江晓。自云布置师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卷余更有魏公题,字拟钟王差未老。郑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见喜绝倒。双溪流水清何极,城外南山空黛色。文章翰墨何代无,二子俦能蹑其迹。为君题诗三叹息,于乎古人难再得。
https://shici.929r.com/shici/K8c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