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臞庵书事四首·其二》
《臞庵书事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老藤横路几星霜,骨相清坚寿自长。

敢惮侧巾方可过,折枝为子也何妨。

(0)
翻译
老藤横跨路面覆盖着几点霜雪,
它的骨架清瘦坚硬,寿命自然长久。
注释
老藤:形容年老而坚韧的藤蔓。
横路:横跨道路。
几星霜:少许霜雪,象征岁月。
骨相:指事物的骨架或本质特征。
清坚:清瘦而坚固。
寿自长:寿命自然长久。
敢惮:岂敢畏惧。
侧巾: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表示谦逊的态度。
方可过:才能通过(表示谦虚,不敢轻易打扰)。
折枝:折下树枝。
为子:为了孩子(这里可能指的是路边的孩子)。
何妨:有什么妨碍呢,表示不妨碍。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对老藤和霜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长寿的赞美之情。首句“老藤横路几星霜”中,“老藤”形象鲜明,生动地展现出岁月沧桑与生命力度;“横路”则给人以阻挡感,不可小觑;“几星霜”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清寒之意。第二句“骨相清坚寿自长”通过对“老藤”的进一步描绘,强化了生命力度的形象,“骨相清坚”既是对自然物的写照,也暗示着诗人内在的品格和精神状态。

第三句“敢惮侧巾方可过”中的“敢惮”表达了一种敬畏之心,诗人面对这生命力极强的老藤时,不是轻易就能过去的,而是需要有一份恭敬之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末句“折枝为子也何妨”则带有深意,诗人似乎是在表达一种传承和希望。即便是从这强大的生命力中取一部分(折枝),以传递给后代,也是无可非议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物的一种利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老藤和霜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度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传承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深刻,意境悠远而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月河水浅不得渡闸遣闷

上流舟不来,下流舟不去。

一闸横中间,齐唱公无渡。

天厄饥驱人,无适非窘步。

我来自毗陵,百七十里路。

触藩似羝羊,进退皆自误。

堂上白发亲,年已迫衰暮。

怀中黄口儿,呱呱索乳哺。

可怜牛衣人,蓬首悲莫诉。

此行殊芒芒,未必即有遇。

况复行路难,徘徊望江树。

(0)

岁华

岁华容易换炎凉,辟谷谁传却老方。

毫末已非眸炯炯,镜中渐见发苍苍。

惊人句籍拈须得,到眼书愁转瞬忘。

一事思量尤可恼,光阴总觉少时长。

(0)

用皖伯台韵,答心斋吊黄侍中观

明诏削藩颁,参军语作蛮。

山僧多事出,世将弃师还。

波咽秦淮水,风寒皖国山。

当时方正学,血染石同殷。

(0)

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近况,因答三律代简·其二

月明楼下听吹箫,金粉扬州廿四桥。

愧我龙钟懒腰脚,输君鹤背尽逍遥。

难除结习烟霜癖,剩有光阴茗碗消。

终日闭门无一事,任他人世沸螗蜩。

(0)

古诗

何处来飞鸟,乃息东皋旁。

自言为黄鹄,羽翼苦未长。

朝啄陇上穗,暮宿陇上月。

羞复鸣向人,顾影聊自娱。

雪泥爪暂留,悠悠何所求。

会当长风便,翱翔还九州。

(0)

芦花

西风瑟瑟九秋天,历乱芦花扑晚烟。

随处飘零浑似絮,群生衣被不如绵。

冬烘头脑人应笑,雪样须眉我自怜。

寂寞生涯江岸上,雁声明月钓鱼船。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