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萧寺里,人迹往来稀。
雀踏梁尘落,蜂穿木屑飞。
佛幡书古偈,僧壁挂禅衣。
此景惟予爱,冷然契道机。
终年萧寺里,人迹往来稀。
雀踏梁尘落,蜂穿木屑飞。
佛幡书古偈,僧壁挂禅衣。
此景惟予爱,冷然契道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终年萧寺里,人迹往来稀"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寺庙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这里的“终年”二字透露出一种长久的时间跨度,也许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规划。这里的人迹稀少,形成了与世俗社会不同的宁静氛围。
"雀踏梁尘落,蜂穿木屑飞"则是对这种宁静环境中的生动景象的刻画。小鸟在梁上行走时会掉落尘土,而蜜蜂则在木屑中穿梭。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观察的入微和细腻。
"佛幡书古偈,僧壁挂禅衣"这一句,则是在描绘寺庙中的宗教生活。佛幡上书写着经文,而僧人的禅衣则悬挂在墙壁上。这不仅是对物象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和追求。
"此景惟予爱,冷然契道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悟透。在这宁静而又孤寂的环境中,诗人发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出自内心,与外界无关。"冷然"二字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埃的情感,而"契道机"则表明诗人的这种情感与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相契合,达到了生命和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自然美好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超然。
传道吴公殁,华表复来归。
日日随云上下跨鹤更骖螭。
我始疑人不化,继悟死生至理,此事亦非奇。
灵凡本一道,人自不能知。望瀛州,瞻阆苑,岂难梯。
但存忠孝洪崖鬼谷可肩随。
梦后瑶池花放,弈罢璚壶酒熟,尘世已多时。
寄语摄生客,捷径莫如斯。
镜影圆冰,钗痕却月,日光又上楼头。
正罗帏梦觉,红褪缃钩。
睡眼初瞤未起,梦里事、寻忆难休。
人不见,便须含泪,强对残秋。悠悠。
断鸿南去,便潇湘千里,好为侬留。
又斜阳声远,过尽西楼。
颠倒相思难写,空望断、南浦双眸。
伤心处,青山红树,万点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