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青山濛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
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
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
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
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隐隐青山濛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
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
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
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
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这首清代词人佟世南的《天仙子·皋亭看桃花》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色图。开篇“隐隐青山濛碧雾”,以轻淡的笔触勾勒出青山被薄雾笼罩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小艇但随流水去”写舟行水上,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转向了具体的景致,桃花盛开却无人问津,只有芳草和渡口相伴,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寥。接下来的“斜阳暮”三字,暗示时光流转,夕阳西下,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一片红云遮去路”运用比喻,将落日余晖比作红云,暗示前方道路被遮掩,增添了神秘感。然后,“偏怪东风吹不住”表达了词人对春风的责怪,似乎春风也无法阻止桃花凋零,暗寓时光无情。
“点点胭脂飘细雨”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如雨的场景,如同女子的泪滴,凄美动人。最后,“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出词人对理想中的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交错的迷离之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感慨,以及对世外桃源般美好生活的憧憬,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一段销魂地。画廊阴、猧儿稳卧,蝶儿闲戏。
九折三条心暗数,刚似巫峰十二。
可猜得、个人心事。
密密嵌花斜斗笋,好安排、郎马临窗系。
欲去者,鹦哥詈。春光早作关防信。
惯因依、蔷薇粉壁,海棠雕砌。
卿是珠帘文字友,分占腊丁亚细。
消几度、裙裾偎倚。
岁岁东风颜色好,总轻红、浅绿由人意。
新月照,影尤媚。
好是昭州颜色,软帘新退红。
试玉砚、冰缬微凝,朱扉掩、绮日云烘。
家常羊肝半臂,黄绵袭、暖甚金线狨。
侧帽纱、索笑南檐,梅花下、处处逢放翁。
小盏试斟紫茸。煎茶素手,何时竹里相逢。
寄语渠侬。一瓯雪、待春风。
文园十分消渴,掌上露、不胜浓。霜华暗融。
西台一株柏,青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