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固多兰与荃,长林野水若何边。
樵夫政自不知贵,采卖何曾直一钱。
楚国固多兰与荃,长林野水若何边。
樵夫政自不知贵,采卖何曾直一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潘潭州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楚国为背景,提及兰和荃这两种植物,暗示楚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楚国固多兰与荃"描绘了楚地自然环境的丰饶,兰和荃象征着珍贵的草木资源。
接下来的两句"长林野水若何边"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广袤的山林和溪流,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指出尽管这些资源丰富,当地的樵夫却并不知其珍贵,只是随意砍伐,甚至不值一钱地出售。这表达了诗人对资源被忽视和浪费的忧虑,也暗含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寓言般地揭示了资源的价值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之间的差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
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
乌乎!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右悯周。
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右怀燕。
渭水渊渊兮函谷嶙峋,我马西逝兮意将涉秦。
父老止我兮子宜爱身,子毋遽西兮秦其有人。
右涉秦。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