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带缕金,兰麝烟凝魂断。画屏欹,云鬓乱,恨难任。
几回垂泪滴鸳衾,薄情何处去?
月临窗,花满树,信沈沈。
罗带缕金,兰麝烟凝魂断。画屏欹,云鬓乱,恨难任。
几回垂泪滴鸳衾,薄情何处去?
月临窗,花满树,信沈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夐的作品,名为《酒泉子·其二》。顾夐以其婉约含蓄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
"罗带缕金,兰麝烟凝魂断。"
这里描绘的是一位女子在丧偶后的哀艳情状。“罗带”指的是细腻精致的丝织物品,用以形容女主人公的装饰,“缕金”则是用来点缀这些装饰的金线。兰麝作为香料,常用来比喻高洁或美好的事物,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容女子的哀愁,似乎连她的悲伤都变得如此美丽而令人沉醉。
"画屏欹,云鬓乱,恨难任。"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深入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画屏”指的是装饰精美的屏风,而“欹”字形容其倾斜不正,象征着女主的心境同样是不宁静的。“云鬓乱”则是对她的发髻不整的描写,暗示了她内心的混乱和痛苦。至于“恨难任”,则表达了她无法承受这种深沉的情感之重。
"几回垂泪滴鸳衾,薄情何处去?"
诗人通过“几回”一词,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频繁的情绪波动。女主人公不禁落泪,泪水滴在她的被子(鸳衾)上,这份哀愁与痛苦仿佛无处安放。
"月临窗,花满树,信沈沈。"
最后几句则是对夜景的描绘和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进一步展开。“月临窗”、“花满树”,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哀艳的夜晚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女主的思念(信)变得更加深沉和浓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对比鲜明的意象以及流畅自然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及其消逝的无限眷恋,以及面对失去时内心的痛苦与复杂情感。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
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
智者无心可得,自然无争无喧。
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
佛与众生一种,众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别,无中执有迷奔。
了达贪嗔空寂,何处不是真门?
绝顶空王宅,香风满薜萝。
地高春色晚,天近日光多。
流水随寒玉,遥峰拥翠波。
前山有丹凤,云外一声过。
常愿山水游,灵奇赏皆遍。
云端访潭洞,林下徵茂彦。
枕石爱閒眠,寻源乐清宴。
探幽渐有趣,凭险恣流眄。
竹影思挂冠,湍声忘摇扇。
旁登樵子径,却望金人殿。
萝叶朝架烟,松花暮飞霰。
蝉声掩清管,云色缘素练。
从事暮澄清,看以得方便。
攀崖屡回互,绝迹无健羡。
野客归路逢,山僧入林见。
云林会独往,世道从交战。
塔庙年代深,云霞朝夕变。
潜流注隈隩,触石乍践溅。
逸兴发山林,道情忘贵贱。
临流日复夕,应接空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