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仁寿域;纳福禄林。
- 鉴赏
这副对联“登仁寿域;纳福禄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吉祥寓意。首先,“登仁寿域”中的“仁寿”二字,取自《论语》中的“仁者寿”,意为仁爱之人能够长寿,象征着主人希望来访者能感受到仁爱与和谐的美好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仁德之人的敬仰与祝福。
接着,“纳福禄林”则暗示了主人对于财富、福气和好运的渴望与接纳。其中,“福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词汇,代表了幸福与财富,而“林”字则给人以广阔、丰富的联想,仿佛是福气与财富的海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整句话传达出主人对宾客到来的热烈欢迎,以及对彼此关系中充满福气、财富与和谐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仁德、和谐、福气与财富的追求,还蕴含了对来访者的美好祝愿,是一幅富有深意且充满正能量的门联。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领客泛西湖客赋诗次韵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世间何世有羊肠。
上已领客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