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向灯前泣雁鱼。雁鱼何处解传书。
耽心病久心应碎,惹泪情多泪亦枯。
离别恨,几时无。惊魂风里絮沉扶。
此心虽醒常如梦,梦里翻怜醒不如。
休向灯前泣雁鱼。雁鱼何处解传书。
耽心病久心应碎,惹泪情多泪亦枯。
离别恨,几时无。惊魂风里絮沉扶。
此心虽醒常如梦,梦里翻怜醒不如。
这首明代词人高濂的《鹧鸪天》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思念远方亲人的痛苦中挣扎的情景。首句“休向灯前泣雁鱼”,劝慰自己不必对着灯火期待远方的音讯,暗示了通信困难,增添了思念的苦涩。次句“雁鱼何处解传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耽心病久心应碎,惹泪情多泪亦枯”两句,通过描绘主人公因长期担忧和思念而身心疲惫,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情感的枯竭。"离别恨,几时无"直接抒发了对分离的无尽哀愁,仿佛这种痛苦会永远伴随。
“惊魂风里絮沉扶”运用比喻,将飘摇不定的心比作风中的柳絮,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动荡不安。最后一句“此心虽醒常如梦,梦里翻怜醒不如”,揭示了主人公虽然理智上明白现实,但梦境中的相聚反而显得更加美好,凸显了思念之深,以及现实中无法解脱的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离别之痛和对团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