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寻白社,先雨到玄关。
为爱楼中坐,能看城外山。
春惊前日半,晚踏落花还。
诗就仍相觅,榕阴路一湾。
故人寻白社,先雨到玄关。
为爱楼中坐,能看城外山。
春惊前日半,晚踏落花还。
诗就仍相觅,榕阴路一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氛围。首句“故人寻白社,先雨到玄关”以“白社”和“玄关”营造出一种隐逸、清幽的环境,暗示了聚会地点的静谧与雅致。接着,“为爱楼中坐,能看城外山”两句,通过“爱楼中坐”和“看城外山”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愉悦心情。
“春惊前日半,晚踏落花还”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春意盎然,但又略带一丝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匆匆,而“晚踏落花还”则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留恋。最后,“诗就仍相觅,榕阴路一湾”表达了聚会后,诗人与友人继续寻找灵感,漫步于榕树下的小径,寻找创作的火花,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相聚时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故家独见宋先世,文采风流一儒素。
向来松雪写如心,题在南堂乐居处。
门前求药日纷纷,或有无钱亦持去。
子孙传之将百年,积券如山不知数。
君为郡马几叶孙,复戒诸郎祗存恕。
九街正尔黄尘深,杯酒对面干戈侵。
营营苟苟者谁子,一毫奚啻争千金。
傍人笑问尔何以,平生苦自如吾心。
还君此卷三叹息,坐隅自写为规箴。
昔年夫君死漳戍,恨不从之泉下去。
有弟万里负骨归,获鹿原头与封树。
是时孤儿方学行,天地容身复何处。
此心匪石石可移,誓欲教儿如汝父。
儿成娶妇身始閒,一旦儿亡岂能顾。
妇姑相守到白头,至今不识门前路。
夫家赵郡知几年,乡里尝旌两节妇。
向来我识房将军,乃是节妇之侄孙。
岁时宁忘俎豆事,水旱肯废云山屯。
忠臣烈女有如此,千载义事辉高门。
达为天下相,穷作人世师。
穷达有定命,勿叹时非时。
宁污牛尾泥,不作车尘随。
山林隐文豹,江海潜黄螭。
人皆嗜奔竞,奔竞人还嗤。
仲尼与三子,出处皆从宜。
一芥不可与,万钟亦难辞。
今人知古人,不识来者谁。
何如沽美酒,笑傲歌新诗。
功业不补世,那求后人思。
人生如树花,开落从风吹。
又如无根蓬,飘飘亦何为。
天高日月远,寿命皆崦嵫。
人兮勿自苦,吾道当平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