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馆桥边竹隐居,昔年曾受异人书。
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
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
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
西馆桥边竹隐居,昔年曾受异人书。
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
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
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钱正术在西馆桥边重逢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西馆桥边竹隐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竹林掩映中的居所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遐想。接下来,“昔年曾受异人书”一句,暗示了钱正术过去曾接受过非凡之人的教诲或启示,为他的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表达了对钱正术是否因追求功名利禄而改变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早年相识时纯真友谊的怀念。这两句诗中蕴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真正友谊不受外界影响的坚信。
“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则描绘了两人重逢时的惊喜与亲切感,仿佛时间并未在他们之间留下痕迹,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的情感。最后两句“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借用了韩愈和苏轼的例子,表达了对那些因虚名而迷失自我的文人学者的惋惜,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即真正的价值与名声是否相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太白配苏黄,如松柏与竹。
不受春风恩,劲气尚可掬。
诗名乃其馀,受命天地独。
间生五百年,相望若信宿。
予老栖圣门,措辞愧言卜。
一览紫极题,三作白圭复。
群仙悯世顽,死生反乎覆。
曷日从之游,神交道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