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藤赤人难到,太乙青藜事近诬。
林下支来供燕息,省中携去宠师儒。
滇池藤赤人难到,太乙青藜事近诬。
林下支来供燕息,省中携去宠师儒。
《灵寿木》是宋代诗人曾肇所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灵寿木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诗中以滇池的藤蔓与太乙山的青藜为对比,强调了灵寿木的珍贵与独特。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灵寿木在林下的用途和在官府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辅助工具和教育象征的价值。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灵寿木这一传统物件的赞美与敬重。
偶读蒙庄第二篇,知通适得固精义。
其不达者劳神明,因取狙公以为譬。
此语其然岂其然,吾谓漆园未深思。
格物可以验诸人,固有同归而一致。
常平创之耿寿昌,出陈易新永不匮。
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众狙喜怒谓为愚,何不人情一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