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读》
《偶读》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偶读蒙庄第二篇,知通适得固精义。

其不达者劳神明,因取狙公以为譬。

此语其然岂其然,吾谓漆园未深思。

格物可以验诸人,固有同归而一致。

常平创之耿寿昌,出陈易新永不匮。

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众狙喜怒谓为愚,何不人情一揣试。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偶读》。诗中以《庄子·外篇·逍遥游》中的故事为引,探讨了“知通适得”的精义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诗人首先提到偶然阅读《庄子》第二篇,领悟到“知通适得”这一道理的深刻意义。接着,通过引用《庄子》中狙公分食的故事,提出疑问:那些未能理解道理的人是否真的在劳神费力?诗人进而认为,《庄子》的作者庄周可能并未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诗人进一步阐述,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格物),可以验证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他以常平仓制度为例,指出由耿寿昌创立的常平仓,通过在不同季节之间调节粮食供应,既满足了需求,又避免了浪费。这与《庄子》中关于猴子分食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那些猴子因为不能理解人类的智慧而感到困惑,为何不尝试将人类的行为逻辑应用到猴子群体中,看看是否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社会的管理智慧与动物行为进行了类比,旨在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与智慧的普遍适用性。

整首诗以庄子哲学为起点,结合历史典故和现实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以及人类社会管理之道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夕雨

夕雨为寒飞片霙,刚欣旋怕听风声。

明知泽润晴无碍,未免犹称可惜生。

(0)

太液池泛舟·其二

冬宜紫禁夏宜园,还跸因抡新状元。

吁俊敕几慰雨后,趯台薰景便中论。

(0)

灵谷寺

钟阜东南寻道林,蔚然深秀松森森。

溪光山色宛其识,钟声幡影空人心。

八功德水清且泚,梵天震旦何彼此。

更闻左侧琵琶街,鼓掌响应弹丝起。

非神奇亦非邪淫,世尊早明示其旨。

乾闼鼓琴山河大,地作琴声迦叶作舞,亦复如是而已矣。

(0)

春雨山房

山房号春雨,雨景一斟酌。

万籁静益悠,诸峰翠如濯。

烟丝织空罗,云片张油幕。

农夫早歌舞,行路来憩乐。

冁然笑子瞻,曾是道弗著。

(0)

环碧楼

窈窕回廊宛转通,到来层构耸壶中。

讨源每以初艰致,得趣因之转不穷。

座挹山光将水态,窗延秋月与春风。

凭高望远真空阔,正藉岩枝护郁葱。

(0)

汲伊逊水烹茶

所遇名泉必试品,扬子第一故藉甚。

庐山瀑帘虽未悉,以此知彼岂虚审。

玉泉伊逊真巨擘,难为伯仲均天禀。

标名趵突泽皇都,涧瀍利永阜丰廪。

塞蒐此地每经过,可无表德垂终稔。

是时秋烟正霁川,鴐鹅翔集鱼鲔淰。

毡庐绠汲煮行铛,清赏作歌乃自朕。

蟹鱼懒举火候常,肘腋慢道风生凛。

八功德水宛在盂,浮玉涌金尽敛衽。

讵惟摛藻供浇书,一时万幕资烹饪。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