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华隐韫幽光耿,貌似道人彻骨冷。
劫火三日烧犹猛,一片不热馀贞静。
度之以掌方而整,轩辕镜象如来影。
鄙哉汉玺出古井,绨几芸窗伴毛颖,佩文比德思惟永。
土华隐韫幽光耿,貌似道人彻骨冷。
劫火三日烧犹猛,一片不热馀贞静。
度之以掌方而整,轩辕镜象如来影。
鄙哉汉玺出古井,绨几芸窗伴毛颖,佩文比德思惟永。
此诗《古玉小屏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块古玉小屏的独特魅力与深邃内涵。
首句“土华隐韫幽光耿”,描绘了古玉在泥土中蕴藏的幽光,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隐秘而神秘。接着“貌似道人彻骨冷”一句,将古玉比作道人,其表面看似冷峻,实则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超脱的境界。
“劫火三日烧犹猛,一片不热馀贞静”两句,通过比喻大火焚烧的场景,强调了古玉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其本质的坚贞与宁静,展现出其非凡的耐久性和内在的稳定性。
“度之以掌方而整,轩辕镜象如来影”描绘了手持古玉时的感受,如同握着轩辕氏的宝镜,映照出佛陀的身影,寓意着古玉不仅是一件物质的珍品,更蕴含着精神的光辉和深远的启示。
“鄙哉汉玺出古井,绨几芸窗伴毛颖”两句,通过对比汉代印章和文房四宝,强调了古玉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它超越了时代,与古代文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文化传承的象征。
最后,“佩文比德思惟永”表达了对古玉的崇敬之情,认为佩戴古玉可以比德,即通过与古玉的接触,人们可以思考并学习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古玉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古物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烟草长洲苑。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
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只付与、行人凄断。
君去风流宾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剪。
珠唾湿,玉烟暖。相逢尽看金杯满。
信人生、好怀有几,梦长缘短。
白发峥嵘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
且斗取、尊前强健。
为问浮槎还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远。
看瀛岛,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