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耿耿自难宽,老傍京尘更鲜欢。
远梦已回窗不晓,杏花同度五更寒。
客怀耿耿自难宽,老傍京尘更鲜欢。
远梦已回窗不晓,杏花同度五更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蹈的《绝句》,它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怀念故土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让人读之有如临其境。
“客怀耿耿自难宽”,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居他乡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深切和难以排遣。这份思乡之情,如同心头的一块重担,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里的“耿耿”形容的是那种内心深处的忧郁与不舍,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情感。
“老傍京尘更鲜欢”,则是诗人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但对于那些能够勾起他乡愁的景物和细节,却有着一种特别的留恋。这里的“老傍”可能指的是年长的市井百姓,他们的生活态度或许给了诗人某种安慰。而“京尘”则是对京都尘世的统称,它既包含了城市的繁华,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对于这些能够唤起他乡愁的情境,感到更加新鲜和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远梦已回窗不晓,杏花同度五更寒”,则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描绘。诗中的“远梦”可能指的是那些关于故乡的遥远记忆,而这些记忆已经悄然回到了心灵的深处,如同窗外的夜色,静谧而不为人知。“杏花”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一个寄托。五更,即是黎明前的最后一个时辰,是一天中最冷清的时刻。这两句诗通过对梦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强化了诗人的孤寂与寒冷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思乡图。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也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它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
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
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