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兴·其四》
《秋日杂兴·其四》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沾衣涕从横。

(0)
注释
阵云:密集的乌云。
西北:方位词,指中国西北地区。
中原:古代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暗黄尘:形容尘土弥漫,天色昏暗。
匡时算:挽救时局的计策或策略。
无路:没有机会或途径。
不得陈:无法表达或实施。
书生:知识分子,读书人。
过计:过分担忧或估计。
占天文:研究星象预测吉凶。
匣剑:装在剑鞘中的剑。
识时:懂得时势。
中宵:半夜。
哑然鸣:无声地鸣叫,形容剑在深夜发出的声音。
悲歌:悲伤的歌曲。
涕:眼泪。
横:纵横,形容泪水满面。
翻译
西北方向突然乌云密布,中原大地笼罩着昏黄的尘埃。
难道没有拯救时局的策略,只是无处施展和表达出来。
读书人也太过忧虑,每晚都研究天象预测未来。
宝剑似乎也懂得时势,半夜里发出沉闷的鸣响。
我也忍不住悲歌,泪水沾湿衣襟,难以自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北战云密布,黄沙弥漫的战争场景,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局。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匡扶社稷的策略,却因形势所限无法施展。他自嘲书生的理想过于宏大,夜晚还钻研天文以寻求救世之道。剑在匣中似乎也感知到时势,半夜发出声响,仿佛在共鸣诗人的无奈与悲愤。诗人情绪激昂,不禁悲歌当哭,泪水涟涟,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王宣甫以灯夕入城而予偶无佳思阻同游有诗为寒食之约次韵奉酬

落梅声里惜馀芳,孤负灯光与月光。

偶以催租败佳思,阻随执事佐颜行。

春风已入青丝鞚,好句终归古锦囊。

能践清明重约否,须知岁月去堂堂。

(0)

三次转庵韵仍招小饮

有径望三益,杜门无杂宾。

只逢开口笑,绝胜捧心颦。

一色黄华在,双投白酝新。

速宜相尔汝,元不阔参辰。

(0)

转庵催结局六次韵

汉仪重睹旧,秦暴尽更新。

应是天亡敌,从知国有人。

乾坤大开辟,华夏一陶薰。

收到昆崙北,诗应快李频。

(0)

酬居甫登后山

人老东山隐,春归北斗城。

精庐青嶂合,华盖碧云擎。

落日不愁晚,半蟾方接明。

端能数过访,无惜夜车声。

(0)

舟行得顺风再次韵

抱关真漫仕,所好合从吾。

易乞高霞佩,难投明月珠。

飘蓬谙岁月,泛宅挈僮奴。

万事乘流耳,殷勤十幅蒲。

(0)

阻风泊塘阴寨登四望山用前韵

行藏端在我,富贵本非吾。

不是迷邦宝,休云被褐珠。

官方邻厮役,贤有隐佣奴。

所至何妨乐,车轮未朽蒲。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