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游子何僝僽,麻鞋无耳短衣皱。
螺川道侧遇王郎,马上遥看惊各瘦。
连天烽火子远行,苍莽江山入群寇。
我行万里返南天,岭猿肠断啼三年。
荒山乱木隐古帝,羁客低头拜杜鹃。
君腰双弧骑大马,射虎七十二峰下。
其中多有奋椎人,半是前时避秦者。
贤豪亡命逐探丸,此时相劝祝无官。
怜君令弟龙溪长,抱印空城雉楼上。
荒草萋萋茅屋烧,横角萧萧鼓鼙响。
马头自西雁向北,临岐挥手无颜色。
黄菊招予归去来,鹧鸪道我行不得。
东归丙舍墓田寒,为君传语报平安。
片帆何日渡南浦,君向鸽湖山上看。
岭头游子何僝僽,麻鞋无耳短衣皱。
螺川道侧遇王郎,马上遥看惊各瘦。
连天烽火子远行,苍莽江山入群寇。
我行万里返南天,岭猿肠断啼三年。
荒山乱木隐古帝,羁客低头拜杜鹃。
君腰双弧骑大马,射虎七十二峰下。
其中多有奋椎人,半是前时避秦者。
贤豪亡命逐探丸,此时相劝祝无官。
怜君令弟龙溪长,抱印空城雉楼上。
荒草萋萋茅屋烧,横角萧萧鼓鼙响。
马头自西雁向北,临岐挥手无颜色。
黄菊招予归去来,鹧鸪道我行不得。
东归丙舍墓田寒,为君传语报平安。
片帆何日渡南浦,君向鸽湖山上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岭南的艰辛旅程,以及与友人的重逢与离别之情。开篇以“岭头游子何僝僽”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辛酸与困苦。麻鞋无耳、短衣皱,简陋的装束背后,是生活的不易与旅途的艰辛。
接着,“螺川道侧遇王郎”,在旅途中偶遇友人,这份意外的相遇带来了短暂的喜悦与温暖。然而,“马上遥看惊各瘦”,友人也因长期的漂泊而显得消瘦,这份共感的瘦弱,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和同情。
“连天烽火子远行”,战乱不断,友人远行,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江山苍茫,群寇四起,描绘出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而“我行万里返南天”,诗人自己也历经万里,返回南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荒山乱木隐古帝,羁客低头拜杜鹃”,荒凉的山林中,古帝的遗迹隐藏其间,羁旅之人只能低头拜祭杜鹃,寄托对逝去时代的哀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君腰双弧骑大马,射虎七十二峰下”,友人身怀绝技,骑马射虎,英勇非凡。而“其中多有奋椎人,半是前时避秦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而成为勇敢的战士,体现了时代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贤豪亡命逐探丸,此时相劝祝无官”,在乱世中,一些贤能之士为了逃避官场的束缚,选择流亡,追求自由。他们相互鼓励,希望远离权力的纷争,过上平静的生活。
“怜君令弟龙溪长,抱印空城雉楼上”,诗人对友人的弟弟表示怜悯,他在空城之上,怀抱官印,孤独而无奈。荒草萋萋,茅屋被火烧毁,横角萧萧,鼓鼙声响起,描绘出一片荒凉与凄凉的景象。
“马头自西雁向北,临岐挥手无颜色”,分别之际,友人骑马向西,大雁向北,两人挥手告别,表情黯然。这既是离别的哀愁,也是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黄菊招予归去来,鹧鸪道我行不得”,黄菊开放,似乎在召唤诗人归家,而鹧鸪的叫声则预示着诗人无法轻易离开。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
“东归丙舍墓田寒,为君传语报平安”,诗人最终决定东归,前往故乡,但心中仍挂念着友人,希望能为他带去平安的消息。
“片帆何日渡南浦,君向鸽湖山上看”,最后,诗人以期待的心情,想象着友人在未来某日,能够看到鸽湖山上的景色,表达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游子在外的艰辛、与友人的重逢与离别、对时代的感慨、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
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
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
想当初,已误总难追,今无及。千种事,休重忆。
千种恨,书盈帙。叹三生缘薄,泪珠空滴。
偏是王郎逢谢氏,不教仙女随张硕。
想徒然,满腹尽文章,成虚掷。
潦倒明湖,频年事事伤心臆。
无端忽又唱骊歌,雁阵分南北。
岁暮长途作客,整行装、半肩书笈。
千山雪拥,万壑云连,大江孤楫。
胜景标题,一枝锦绣江淹笔。
遥空时有雁南来,凭寄双飞翼。
何日倦游燕国,赋归来、陶舆谢屐。
黄莺声里,绿柳阴中,雨蓑烟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