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

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

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

(0)
翻译
一会儿大雨倾盆,一会儿又放晴,屋檐下的滴水声还在回响。
雨水打在树叶上,光影交错,月光与阳光相互映照格外明亮。
计算一下,这六天里下了五场雨,使得夏日炎热变得像秋天般清凉。
孩子们暂时停留,不要急于回家,再听听那风吹蝉鸣的细微声音。
注释
一霎:形容时间短暂。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晴:晴朗。
檐间:屋檐下。
残声:残留的声音。
水将树影:雨水打在树上的光影。
乱揉碎:打乱了树影。
月与日光:月光和阳光。
相对明:相互照亮。
试数:试着数一数。
六宵:六天晚上。
五雨:五次降雨。
坐令:使得。
夏热:夏季炎热。
秋清:秋季般的清凉。
儿曹:孩子们。
小住:短暂停留。
休归去:不要回去。
风蝉子:风中的蝉鸣。
细鸣:微弱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夏日的暴雨过后,天气转晴的景象。开头“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两句,生动地表达了雨后的屋檐上还有水珠在滴落,声音清脆。这不仅描绘了画面,也传递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紧接着,“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两句,则是从视觉和光线的角度进一步渲染雨后的美丽景色。水面的波纹使得树影看起来像是被揉捏过一般,而月亮与阳光并存,更增添了一份奇幻之感。

诗人随后转向时间的维度,试图数算连续几日的雨水,“试数六宵还五雨”,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探究和记录。紧接着,“坐令夏热作秋清”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场雨洗涤暑气,使得炎热的夏天变得凉爽起来。

最后两句“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则是诗人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儿孙们在短暂停留后即将离去,而诗人更加专注于那些微小的声音,如同夏日中风中的蝉鸣,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温馨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和期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深切观察和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乙未和杨谨仲教授春兴

归欤还复换年芳,不分官梅恼石肠。

黄帽政堪供短棹,白头可更献长杨。

忽逢社里催搜句,安得花边对举觞。

天上含香有知己,弹冠端复为王阳。

(0)

题钟家村石崖二首·其二

水与高崖有底冤,相逢不得镇相喧。

若教渔父头无笠,只著蓑衣便是猿。

(0)

豫章江皋二绝句·其二

只今秋稼满江郊,犹记春船掠屋茅。

可是北风寒入骨,荻花争作向南梢。

(0)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其二

石峰背后即英州,只不教人到岸头。

罗带春风吹不直,故将数摺恼行舟。

(0)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笺二首·其二

百楮先生十兔尖,心知奇绝敢言贪。

诗无好语书仍俗,喜气多多抵得惭。

(0)

望清远峡

刺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

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今作坦涂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