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钟家村石崖二首·其二》
《题钟家村石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水与高崖有底冤,相逢不得镇相喧。

若教渔父头无笠,只著蓑衣便是猿。

(0)
注释
水:流水。
高崖:高峭的崖壁。
冤:冤仇,指难以化解的矛盾。
相逢:相遇。
镇:长久。
喧:喧闹。
渔父:打渔的老人。
头无笠:没有斗笠。
著:披着。
蓑衣:蓑衣,古代渔民防雨的衣物。
便是:就是。
猿:猿猴,这里比喻自由自在的人。
翻译
流水和高峭的崖壁之间似乎有着无法言说的冤仇,它们相遇却不能长久地喧闹。
如果能让打渔的老人头上没有斗笠,只披着蓑衣,他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猿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象与人生感慨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题钟家村石崖二首》之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

“水与高崖有底冤”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水与高崖之间的关系比作世间纠缠难解的恩怨(冤),表现了自然景物之间似乎存在的情感纽带,既有对抗也有依存。

“相逢不得镇相喧”则是说尽管如此,当水流与高崖相遇时,却又无法彼此压制,只能在激烈的冲撞中发出巨大的声音。这里通过景物描写,隐含着人世间力量对比和冲突的情形。

接下来的两句“若教渔父头无笠, 只著蓑衣便是猿”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设想,如果让渔夫(渔父)不戴斗笠,只穿着蓑衣,那么他就如同山林中的猿猴一般,与自然合一,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水与高崖的描写,以及对渔夫生活状态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纷扰、回到自然本真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咏白鹦鹉五首·其五

羞将灵慧学霓裳,画栋彫笼浣素妆。

世态于今多妒忌,莫从飞燕向朝阳。

(0)

约王宇斋游白云蒲涧不果诗以柬之二首·其一

九节菖蒲生涧烟,人传此地驻飞仙。

何当共觅安期迹,数到秦皇汉武前。

(0)

赠别钱地官北行

粤秀空台方对榻,罗浮真境未同居。

石楼蓬阁虚云馆,色鸟星松望使车。

寓目惯看翻海飓,捲帘初见驾山鱼。

归来领取穷荒意,金马门前好上书。

(0)

陈天游招饮西郊园和伦右溪韵·其一

独嫌归发点尘沙,遥向朱明浣落霞。

才藻昔曾标玉局,休栖应得近仙家。

矩洲黾石时相主,萱草山茶春自花。

昨夜女牛寒紫气,欲将星野问张华。

(0)

登镇海楼二首·其二

紫霞玄雾护崔嵬,海若阳侯入贺来。

天地独怜形胜在,江山如待使君回。

归墟落际遥相瞰,牛渚星槎远更开。

闻道登高能作赋,文园空羡马卿才。

(0)

送李三洲之湖广·其二

洞庭湖水生,茫茫杳天地。

念子戒行迈,临期叹分异。

岳楼敞幽虚,君山启灵秘。

相思不相对,我心郁以炽。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