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其二》
《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江边危阜俯江皋,去马来牛细若毛。

古道向来元寂寂,俗流何处不滔滔。

漫拈老笔雕空阔,径命芳樽洗郁陶。

天地年年有摇落,悲秋端谢楚人骚。

(0)
注释
危阜:高高地土丘。
江皋:江边的高地。
去马来牛:远处的马和牛。
细若毛:小得像细毛。
古道:古老的路。
元寂寂:一向寂静。
俗流:世俗的潮流。
滔滔:汹涌澎湃。
漫拈:随意拿起。
老笔:旧笔。
雕空阔:在广阔的天空中挥洒。
芳樽:美酒杯。
郁陶:愁闷的心情。
摇落:凋零。
悲秋:为秋天悲伤。
端谢:拒绝效仿。
楚人骚:楚国的哀歌。
翻译
江边的高地上俯瞰着江岸,马和牛在远处小得像细毛一样。
古老的道路上一向寂静无声,世俗的潮流哪里不是汹涌澎湃。
随意拿起那支老笔,在广阔的天空中挥洒,径直命令美酒洗尽心中的愁闷。
每年的天地间都会有凋零,我为秋天的悲伤,拒绝效仿楚人的哀歌。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开篇“江边危阜俯江皋”展现了一幅险峻山势临江的画面,紧接着“去马来牛细若毛”则是对物象的精细描摹,通过对比衬托出季节的变化。

“古道向来元寂寂”与“俗流何处不滔滔”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古老的道路现在变得宁静无声,而世间的流逝却是无处不在,充满了喧嚣。

“漫拈老笔雕空阔”表明诗人手执旧笔,想要书写辽阔天地之情怀。“径命芳樽洗郁陶”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来洗涤心中的不快和忧愁。

“天地年年有摇落”一句点出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而“悲秋端谢楚人骚”则是对历史上楚国灭亡之事的感慨,以及对于秋天这个季节即将结束的哀伤。这里的“楚人骚”可能暗指屈原等古代楚辞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英雄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的悲秋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颇具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二月九日北园小集烹茗奕棋抵暮坐客及予皆沾醉无志一时之胜者今晨枕上偶成鄙句写呈逢时使君并坐客

胜日邀朋醉北园,森森乔木欲参天。

更无粉色污尊俎,只有琴声敌管弦。

腊酒旋开浮绿蚁,春芽初破瀹新泉。

欲修禊事清明近,曲水流觞拟晋贤。

(0)

世綵堂

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

三世綵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

鹤骨松标长照世,不须图画上凌烟。

(0)

诗悼德舆通判寺丞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

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

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0)

为山亭移植冬青等近遂成阴

一寸苍根手自锄,年来绕屋亦扶疏。

客来但爱清阴好,不见幽人涧下居。

(0)

题一笑庵·其一

旋转茅茨蔽雨风,土床蒲荐自雍容。

荣枯过眼人间事,尽付山僧一笑中。

(0)

贯时轩

旧时王子猷,爱竹仅成癖。

斯人向千载,论世心莫逆。

吾轩谧竹友,寓意比三益。

俗士旧雨来,今雨定扫迹。

城北有陈侯,眉宇初未识。

似闻臭味同,炯炯见胸臆。

愿言登子轩,哦句呼阿客。

看君阴森下,玉润映连璧。

龙吟秋夜永,卧听风摵摵。

或当命柴车,独咏此君侧。

兴尽悠然反,谁能煖君席。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